俄罗斯初心已变,说白了,起初俄罗斯要打乌克兰的原因是乌克兰想要加入北约,对俄罗斯造成安全威胁,然而现实却是俄罗斯在取得一些胜利成果之后,不愿意撤回本土反而持续推进。 乌克兰战火中,俄罗斯的坦克碾过国际法,也在其自称的“安全诉求”上压出了深深的履带痕。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在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发起“特别军事行动”,数十万俄军从北、东、南三个方向涌入乌克兰领土。 在最初的演讲中,普京将行动目的描述为阻止北约东扩对俄罗斯造成的安全威胁,并保护乌克兰境内的俄罗斯族人口,然而,1300多个日夜过去,当俄罗斯士兵在距离俄乌边境数百公里的苏梅州作战时,这场战争的本质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苏联解体后,北约并没有随之退出历史舞台,反而开始了持续东扩的进程。 1999年,波兰、匈牙利和捷克加入北约;2004年,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7国集体加入,2023年和2024年,芬兰和瑞典也相继成为北约成员国。 北约的军事边界因此向俄罗斯方向推进了1000余公里,直逼俄罗斯的圣彼得堡、摩尔曼斯克等重要城市。 2008年,北约开始讨论乌克兰和格鲁吉亚的成员资格问题,这触动了俄罗斯最敏感的神经。 对俄罗斯领导层而言,乌克兰加入北约意味着美国的导弹系统可能部署在距离莫斯科仅几百公里的地方,构成无法容忍的安全威胁。 2021年12月,俄罗斯外交部向美国和北约提交了一份“安全保障”方案草案,明确要求北约停止进一步东扩,并不在乌克兰及其他东欧国家从事任何军事活动。 俄罗斯副外长里亚布科夫强调,美国方面需要采取切实步骤,消除引发“安全领域根本矛盾”的原因。然而,这些诉求遭到了美国和北约的拒绝。 俄罗斯军队在2022年2月跨过边界时,宣称目标仅限于“解放”顿巴斯地区和确保乌克兰的“去军事化”。 然而,军事行动迅速扩展为对乌克兰全境的多线进攻,北部战线直指基辅,俄军空降兵甚至占领了距基辅市区仅7公里的安东诺夫机场,试图一举推翻乌克兰政府。 当基辅战役因乌克兰顽强抵抗和俄军后勤问题失利后,俄罗斯于2022年3月底宣布将军事行动重新集中于乌东部。 2014年3月,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随后乌东部的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地区亲俄势力宣布成立独立“共和国”。 九个月后,乌克兰最高拉达通过法律,放弃不结盟地位,重启加入北约的路线,这一举动被俄罗斯解读为严重威胁,俄总理梅德韦杰夫当时警告说,这使乌克兰变成了“俄罗斯的潜在军事对手”。 2022年9月,俄罗斯在它控制的乌克兰四个地区,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扎波罗热和赫尔松,组织了所谓的“独立公投”。 在武装士兵的监视下,这些地区公布了惊人的支持率,顿涅茨克99.23%赞成票、卢甘斯克98.42%支持率。 随后,普京签署了这四个地区加入俄罗斯联邦的条约,11.2万平方公里的乌克兰领土占其国土面积近15%,被俄罗斯单方面吞并。 随着战争持续,俄罗斯在新占领土上加速推进“俄罗斯化”进程,2022年5月起,这些地区被迫开始使用俄罗斯卢布。 俄罗斯还简化了当地居民获得俄罗斯护照的程序,仅需三个月便可获得俄罗斯国籍,到2023年底,四个被吞并地区的领导人已正式加入俄联邦国务委员会,完全整合进俄罗斯政治体系。 国家杜马议员米洛诺夫则更进一步,指向敖德萨、哈尔科夫和苏梅州,引用了沙俄时期的“新俄罗斯”概念,这一历史术语在18世纪被沙皇俄国用来指代从黑海北岸到顿河间的土地,如今成为俄罗斯领土收复主义的象征。 2025年,俄罗斯军队不但没有从已占领的乌克兰领土撤退,反而向北部苏梅州方向推进,并在伊斯坦布尔谈判中要求更多乌克兰领土,此时,俄罗斯控制的乌克兰领土已占其全国面积的约20%,远超保护顿巴斯俄罗斯族居民或阻止北约东扩的原始诉求。 与此同时,俄罗斯为其行为付出的代价日益惨重。西方制裁导致俄罗斯年损失上千亿美元,尽管2024年GDP增长4.1%,但物价上涨达9.52%。 2023年,俄军已在乌东战壕里迎来第二个寒冬,而克里姆林宫内的安全诉求早已悄然变调。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里亚布科夫依然重复着2021年的主张:“北约东扩是其中第一大原因。不解决这一根本和尖锐的问题,就根本不可能解决欧洲-大西洋地区目前的冲突。” 但在战场另一端,俄罗斯护照已发放给数十万乌克兰居民,卢布在赫尔松的市场上流通,那里的小孩正在学习俄式课程。
俄罗斯三大战略失败,一步步把自己折腾成全世界都讨厌的样子。说起俄罗斯的头号
【2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