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华盛顿邮报》爆料: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最新通话中,再次明确以乌克兰彻底放弃顿涅茨克作为结束冲突的关键条件,这使原本美方对谈判的乐观态度受挫。在我看来,普京在此时坚持这一条件绝非偶然,而是精心计算的战略选择。 这事儿一出,国际上又炸锅了。华盛顿邮报10月18日的报道直指,普京在最近一次和特朗普的电话里,重申要乌克兰把整个顿涅茨克地区拱手让出,这成了他眼里的停战底线。换句话说,俄罗斯不光要保持对那块地的实际控制,还得让乌克兰正式承认这是俄罗斯的领土。报道里说,美国官员觉得这条件太苛刻,直接把美方原本对快速谈成事的期待给浇灭了。想想看,特朗普上台后一直吹嘘自己是谈判高手,能在24小时内搞定俄乌问题,结果普京这手一出,等于把球踢给了乌克兰,让基辅政府进退两难。 先说说顿涅茨克这地方,为什么普京咬这么死。顿涅茨克是乌克兰东部的重镇,面积占乌克兰总面积的4%,但工业产值能顶全国的10%。那里煤矿多,钢铁厂林立,从苏联时代就是重工业基地。俄罗斯从2014年就开始支持当地分离势力,搞出“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现在俄军控制了该地区大约60%的地盘,包括关键城市如顿涅茨克市和霍尔利夫卡。普京的逻辑很简单:不拿下全境,就等于前功尽弃。报道提到,普京在通话中还抛出个交换方案,说俄罗斯可以从扎波罗热和赫尔松的部分占领区撤兵,但这些撤退范围有限,只涉及几公里宽的缓冲地带。听起来像让步,其实是把乌克兰的损失锁死在东部核心区。军事上,顿涅茨克的战略位置太关键了,它扼守着连接卢甘斯克和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的交通线,丢了那里,乌克兰的补给链就断了大半。 再看战场实况,这条件来得正是时候。进入2025年10月,俄军在顿涅茨克方向推进明显,最近几周拿下几个村子,逼近波克罗夫斯克外围。乌克兰部队那边呢,兵力损耗大,动员起来也费劲,西方援助的规模缩水了近四成。北约的军援从去年高峰期掉下来,欧洲国家预算紧巴巴,美国国会也卡着拨款。俄罗斯情报显示,乌克兰的精确制导导弹库存告急,F-16战机虽到货但维护跟不上。反观俄方,靠着伊朗的无人机和朝鲜的炮弹,火力密度保持高位。ISW的10月19日评估报告就说,俄军在东线掌握主动,平均每天推进几百米,虽然慢,但稳扎稳打。普京这时候提条件,等于抓住乌克兰最虚弱的节点,逼对方在冬天来临前表态。要知道,冬季泥泞路况对乌克兰的反攻不利,俄军有地利优势,能拖。 特朗普这边呢,反应挺快,但也暴露了他的交易风格。通话后没两天,他就和泽连斯基见面,劝对方考虑领土让步。路透社和金融时报的报道说,特朗普直言不讳,警告乌克兰不妥协,俄罗斯可能会更狠,造成更大破坏。这话听着像威胁,但也反映出特朗普的算盘:他想快速结束冲突,省下美国纳税人的钱,转头对付中国和中东事儿。特朗普上任后,乌克兰援助总额已超1200亿美元,他觉得这钱花得太冤。之前他还公开说,普京已经“赢了些地盘”,暗示谈判得承认现实。但泽连斯基没松口,重申领土完整是红线。结果呢,美乌会谈没谈成新武器供应,泽连斯基空手而归,基辅的士气又低落一层。 普京的盘算,说白了就是抓窗口期。战争打到第四年,俄罗斯国内不是铁板一块。列瓦达中心的民调显示,约65%的俄罗斯人希望尽快谈判,厌战情绪在年轻人中更重。经济上,制裁咬得紧,卢布汇率波动,通胀率徘徊在8%。普京知道,军事优势转化不了谈判成果,压力只会更大。欧洲那边,疲于奔命,德国和法国推动“立即停火”,英国的戴维·理查兹将军公开批评西方给乌克兰画了大饼,现在饼碎了。北约的军援下降43%,从长程导弹到防空系统,都在打折供应。美国更倾向卖军火赚差价,而不是无底洞援助。这局面下,普京的条件像一把锁,卡住乌克兰的筹码流失速度。历史课本上,这种外部支持松动时,战场僵局往往靠政治妥协破冰。想想1973年越南,北越就是等美援断裂才谈巴黎协定。 更广层面,这事儿搅动了全球格局。欧洲盟友私下抱怨,觉得特朗普太急于求成,忽略了威慑原则。法国总统马克龙最近表态,支持无条件停火,但附加条件是俄罗斯先撤军。德国的朔尔茨则强调,任何协议不能牺牲乌克兰主权。亚洲那边,日本和韩国关注俄朝合作,朝鲜的弹药援助让平壤尝到甜头。台湾地区防务部门也警觉,担心俄罗斯得手会鼓励其他扩张行为,北京可能会借机在台海试水。联合国安理会,10月19日的会议上,美俄代表互怼,特朗普的使节推提案书,普京方则重申底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如果冲突拖长,全球粮价再涨5%,发展中国家遭殃最重。 说到底,普京这步棋下得狠,但也赌上了俄罗斯的未来。他不是在赌慈悲,而是算准了特朗普的实用主义和西方的内耗。乌克兰呢,得硬扛着等转机,或许冬奥或明春的反攻季。但现实残酷,泽连斯基的团队已经在评估备用方案,包括加强本土军工和拉拢印度中立派。特朗普的“交易艺术”听起来酷,但落实起来,乌克兰付出的代价最大。
福克斯新闻消息,当地时间2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开驳斥俄罗斯媒体的报道,强调自己
【6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