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天才也有钻牛角尖的时候 杨振宁成名前的犯错往事,真是应了那句话,天才是99%的努力,加上百分之一的点拨 时间来到1945年,当时的杨振宁才23岁,正是年轻气盛,思维活跃的时候,他怀揣着远大理想去往了美国的西南联大,学习理论物理,为了弥补自己的短板———实验能力,他埋头苦干,连续做了整整20个月的物理实验。 他的同学还开玩笑的说道:“哪有爆炸哪就有杨振宁。”后来,在杨振宁功成名就后提起这段往事,讲了个笑话,说自己小时候用泥捏了只鸡,父母为了鼓励他,安慰着说道:“这支藕做的真不错哦。” 直到他遇到了人生转折点的恩师———爱德华.泰勒(氢弹之父) 一句话一语点醒了他:“为什么不专攻理论物理?”,从此一位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的横空诞生,往后,他的人生一路开挂,年仅35就获得了诺贝尔奖。 这段经历告诉我们,人不要太执着于弥补自己的短板,而忽略了自己最闪光的优势,天才也有犯错的时候,往往一个灵感,别人的一句话,也很有可能改变自己的一生,我们每个人都是潜力无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