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总统飞机掉坑里!印度总统穆尔穆访问印度南部喀拉拉邦时所乘坐的直升机降落于

洞察观史 2025-10-23 16:54:02

[浮云]总统飞机掉坑里!印度总统穆尔穆访问印度南部喀拉拉邦时所乘坐的直升机降落于一处新浇筑的直升机停机坪时,停机坪表面部分塌陷,直升机机轮陷入其中 印度总统穆尔穆的喀拉拉邦之行,本该是一场彰显地方发展活力的政务活动,却因为一处 “豆腐渣” 停机坪沦为国际热议的焦点。 当时她的专机刚平稳触地,地面就传来一阵闷响,直升机的主起落架直接陷进了新浇筑的混凝土里,机身瞬间出现明显倾斜,现场安保人员吓得立刻围了上去。 好在机组人员反应迅速,及时关闭了发动机避免二次危险。周边待命的警察和消防员没等重型设备到场,直接徒手合力推搡,花了将近 20 分钟才把直升机从塌陷的坑中挪到安全区域。 穆尔穆本人倒是全程保持镇定,稍作调整后继续了当天的行程,官方也很快发布声明称 “总统安全无虞,行程不受影响”,但这场惊魂一幕已经被现场记者的镜头记录下来,在网络上疯狂传播。 更让人咋舌的是这处停机坪的建设 timeline。根据当地官员事后披露的信息,这片停机坪是为了迎接总统访问紧急赶工的,21 日晚上才完成最后一遍混凝土浇筑,22 日一早就让直升机降落。 懂行的人都清楚,普通民用混凝土至少需要 7 天养护期才能承受轻型车辆,要承载直升机这种重型装备,养护时间更是得翻倍,而且浇筑后还需要进行压实、检测等一系列流程。 印度工程人员显然把基本的建筑常识抛到了脑后,为了赶在总统到访前完工,硬生生把 “百年工程” 做成了 “一次性道具”。 这场闹剧不禁让人想起中国基建圈的一句行话:“基建不是速度竞赛,而是良心活计”。就拿京沪高铁来说,这条贯穿中国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光是路基施工就有近百项检测标准。 每一段路基的混凝土浇筑后,都会安排专门的养护团队 24 小时值守,严格按照 “保湿养护不少于 14 天” 的标准执行,哪怕工期再紧张,也绝不会压缩养护时间。 当年建设时,有一段路基因为检测出混凝土强度差 0.1 兆帕,直接被工程队全部敲掉重建,这种 “吹毛求疵” 的态度,才换来了京沪高铁运营多年零事故、平稳度世界领先的口碑。 对比之下,印度这次的停机坪事故绝非个例。近年来印度基建领域频繁曝出质量问题,2022 年北方邦一座刚通车 3 个月的桥梁突然垮塌,2023 年马哈拉施特拉邦的一处水利大坝出现渗漏,这些事故背后都藏着 “赶进度、省成本” 的猫腻。 当地的工程承包商为了抢占政府项目,往往会在投标时压低报价,中标后又通过简化流程、使用劣质材料来牟利,而监管部门的抽查机制形同虚设,最终把民生工程变成了 “定时炸弹”。 基建质量从来都不只是工程问题,更是关乎公信力的政治问题。总统专机的停机坪尚且如此敷衍,普通民众日常通行的道路、桥梁又能好到哪里去? 中国基建之所以能成为 “国家名片”,靠的不是一蹴而就的速度,而是对每一个细节的较真。从港珠澳大桥的抗震防腐设计,到川藏铁路的冻土稳定技术,每一项超级工程的背后,都是无数建设者对标准的坚守、对质量的敬畏。 印度这次的事故,或许能成为一次清醒的警示。基建的核心价值是服务于人,而非装点门面的政绩。只有摒弃急功近利的心态,把质量放在首位,才能真正筑牢发展的根基。毕竟,再华丽的规划,也经不起 “一踩就塌” 的现实检验。 (主要信源:极目新闻——大力出奇迹,总统飞机掉坑里,印度警察消防员一起徒手推出来)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洞察观史

洞察观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