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初心已变。说白了,起初俄罗斯要打乌克兰的原因是乌克兰想要加入北约,对俄罗斯

烟雨评社 2025-10-24 11:50:47

俄罗斯初心已变。说白了,起初俄罗斯要打乌克兰的原因是乌克兰想要加入北约,对俄罗斯造成安全威胁。然而现实却是俄罗斯在取得一些胜利成果之后,不愿意撤回本土反而持续推进。 三年前,普京挥师乌克兰时高举“去军事化”“反北约东扩”的大旗,宣称这是迫于生存的自卫。 可当俄军坦克碾过乌东四州、将领叫嚣建立“大俄罗斯”版图时,世界猛然发现:这场战争的本质早已从“安全防御”滑向赤裸裸的领土扩张! 冲突初期的逻辑其实很清晰,北约东扩的脚步一直没停,从冷战结束到 2020 年,北约已经向东扩展了五次,成员国从 16 个增加到 30 个,军事设施不断向俄罗斯边境逼近。 乌克兰多次释放加入北约的明确意愿,一旦成功,意味着北约的导弹和军事基地可能直接建在俄罗斯家门口,这是俄方无法接受的安全红线。2022 年初,俄罗斯外交部就曾明确表态,“北约必须停止向东扩张,不接纳乌克兰为成员国”,这也是当时俄方发起 “特别军事行动” 最核心的公开理由。 战场的推进很快改变了最初的格局。俄军在冲突初期控制了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扎波罗热、赫尔松四州的大片区域,2022 年 9 月,这四个地区举行入俄公投,根据当地公布的结果,赞成率最高的顿涅茨克达到 99.23%,最低的赫尔松也有 87.05%。 随后俄罗斯联邦宪法正式承认四地为俄领土。这一步操作彻底改变了冲突的性质,俄方开始将行动目标描述为 “保护新加入联邦的领土”,原本的 “反北约东扩” 目标,逐渐被 “领土防御” 的叙事替代。 拿下四州后,俄军的推进并未停止,反而在 2025 年提出了更宏大的计划。当年 5 月,普京通过视频会议宣布在俄乌边境设立 “安全缓冲区”,还亲自视察了刚 “稳定局势” 的库尔斯克州,要求尽快制定该州与别尔哥罗德、布良斯克三州的重建计划。 表面看这是为了应对乌军无人机和远程火力对俄本土的袭扰,但按俄方官员的说法,这个缓冲区理想深度要达到 50 至 60 公里,必要时可扩大到 100 公里,这意味着俄军要直接深入乌克兰哈尔科夫、苏梅等州的北部区域,实质是通过军事控制重新划定战线。 这种推进背后有现实的战场动因,随着美国向乌克兰提供海马斯火箭炮和射程 300 公里的 ATACMS 战术导弹,乌军对俄境内的打击能力显著增强,库尔斯克的交通设施、别尔哥罗德的能源基地频繁遭袭,甚至俄军导弹基地也遇过无人机攻击。 俄方认为,只有把战线进一步推向乌克兰腹地,才能彻底隔离火力威胁源,这种 “以攻为守” 的思路,让推进变成了安全防御的刚性需求。 更关键的是,扩大控制区能带来实实在在的战略利益。乌克兰东南部的八个州都是硬通货,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的产煤量占原乌克兰总产煤量的 40% 以上,扎波罗热核电站是欧洲最大的核电站,发电量曾占乌克兰四分之一,敖德萨则是黑海唯一出海口。 控制这些区域既能 “以地养战”,弥补战事开支,又能掌握粮食、能源和航运的主动权,甚至能彻底切断乌克兰的出海通道,将其变为内陆国。 2025 年土耳其的俄乌会谈中,俄方代表直接抛出 “八州警告”,若乌克兰不撤军,就考虑控制哈尔科夫、苏梅、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和敖德萨等新增四州。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安全防御,而是通过军事推进重塑地缘格局。 从最初反北约东扩,到如今谋求控制八州建立战略屏障,战场形势的变化和现实利益的驱动,让俄罗斯的行动目标早已超越了最初的 “初心”。 当下的俄乌冲突,早已超越“安全威胁”的初始命题。 俄罗斯在控制克里米亚与乌东四州后,其目标已从“阻止北约东扩”转向“重塑势力范围”;而乌克兰在西方有限援助下,既无法彻底取胜,也难以接受妥协。 信源:中华军事网:《俄罗斯为何扩大占领区的目标 从四州到八州》

0 阅读:0

猜你喜欢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