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澳大利亚媒体曾嘲讽中国,若敢派军舰穿越巴斯海峡后果自负,暗讽中国海军缺乏远洋能力。三年后,中国的055大驱编队强势环绕航行,在土澳家门口进行实弹演习。 巴斯海峡是澳大利亚本土与塔斯马尼亚岛之间的咽喉要道,三年前澳媒的叫嚣,本质上是将这里划为“禁区”。 他们或许还记得,2021年“堪培拉”号两栖攻击舰跟着美国航母闯南海时,舰载机曾超低空掠过中国渔船,那时的傲慢源于对中国海军远洋能力的误判。 但2025年2月,当055编队在塔斯曼海划出半径40海里的禁航区,130毫米主炮喷出火舌击中靶标时,澳大利亚海军的P-8A反潜机只能保持20海里外的跟踪距离——雷达屏幕上跳动的“对方舰载雷达已锁定我方航空器”的提示,让指挥中心的空气瞬间凝固。 这场实弹演习的细节远比表面震撼。055大驱搭载的双波段雷达能同时追踪数百个目标,配合直-20反潜直升机构建的500公里反潜网,让澳大利亚北部军港完全暴露在打击半径内。 编队中的“微山湖”号补给舰在航行中同步补给燃油、弹药和新鲜食材,证明中国海军已具备南半球连续部署三个月的能力。 更耐人寻味的是演习科目:区域防空反导演练针对的是澳大利亚刚从美国引进的“标准-6”导弹,横向补给演练则暗示着长期驻留的可能性。当导弹射程覆盖达尔文港到悉尼的航线时,所谓“后果自负”的威胁,早已沦为澳军内部培训的反面教材。 澳大利亚的应对从嚣张转为狼狈。国防部长马尔斯第一天抱怨“不透明”,第二天就改口承认“符合国际法”——这背后是参谋总长点破的现实:055大驱的鹰击-18导弹射程2000公里,鹰击-21高超音速导弹覆盖1500公里,澳大利亚超一半人口生活在射程内。 更尴尬的是经济账:西澳州州长麦高文曾怒怼国防部长:“我们57亿澳元的财政盈余,全靠中国矿企!”当澳大利亚葡萄酒、龙虾产业因关系恶化遭受重创后,这种依赖让政府不得不谨慎。2025年2月,当澳总理被问及制裁中国时,只能支吾着说“舰队没犯规,且中国是最大客户”。 这场反转的深层逻辑,是中国海军远洋体系的全面升级。055大驱1.2万吨的排水量是澳大利亚“霍巴特”级驱逐舰的近两倍,垂发单元数量多出一倍。 2024年澳海军试图跟踪中国航母编队时,054A护卫舰曾高速横切航线逼退对方,那次对峙后,澳海军内部文件新增一条:“避免与中国万吨驱逐舰直接对抗。” 如今,当055编队绕着澳大利亚海岸线航行两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半圈时,澳大利亚媒体只能用美国战舰的照片糊弄报道——他们害怕民众看到真实的差距。 从亚丁湾护航到塔斯曼海实弹演习,中国海军用行动定义了新的“航行自由”:2025年春节后的环澳航行中,编队从东部珊瑚海到南部大澳大利亚湾画了个完整的圈,新西兰军方紧张跟踪却只能旁观。 这种对等威慑传递的信号再明确不过:“你们能到我家门口,我也能到你家门口。”而澳大利亚从嘲讽到沉默的转变,不过是看清了一个现实:当中国军舰的炮口能覆盖其北部军事基地时,所谓的“规则制定权”早已易主。 这场跨越三年的较量,最终以实力重新划分了军事话语权。当055大驱的航迹出现在南半球,当导弹射程覆盖主要城市,国际政治的底层逻辑从未改变——拳头硬,才有资格定义规则。 看完这场“教科书式的反杀”,你是否也好奇:下一次中国海军的远洋行动,又会给世界带来怎样的震撼?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