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吞金豆”,10月27日,江苏昆山,孩子说要锻炼舌头,把纪女士刚买的10克金豆子吞下去了,等待了5天排2次大便均未发现,无奈送医检查,当事人:“拉出来了”。[得意] 一名11岁男孩在玩耍时,不慎将母亲新购买的一颗金豆吞入腹中,这颗金豆重约10克,价值近万元,孩子吞下后立即告诉了母亲,随后一家人经历了五天的等待与观察。 在随后的五天里,纪女士每天检查孩子的排便,但两次均未发现金豆的踪迹,由于物品价值较高,且担心影响孩子健康,10月26日,她带孩子前往昆山市第五人民医院就诊,门诊病历显示患儿误吞黄金约10克,期间已有两次排便,未见异物排出。 孩子并未出现腹痛、呕吐等不适症状,医生确认金豆位于胃内,而就在就诊当天下午,孩子顺利将金豆排出体外,从误吞到排出,前后共六天时间。 事后纪女士将这段经历分享到社交平台,不少家长表示孩子误吞异物的情况并不罕见,尤其是对学龄前和小学低年级儿童来说,好奇心强、辨识能力弱,容易发生此类意外。 误吞异物是儿童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医院每年接诊的儿童误吞异物案例中,以硬币、电池、玩具零件居多,贵金属如金豆,因表面光滑、密度大,若体积不大、边缘圆润,通常可自然排出。 但并非所有异物都能如此顺利,比如纽扣电池具有化学腐蚀性,磁铁可能导致肠粘连,尖锐物品易划伤消化道,这些情况都需要立即就医,不可延误观察。 家长在发现孩子误吞异物后,首先应保持冷静,确认异物种类与大小,若为圆滑小物,可先观察孩子状态;若为危险物品,则应立即送医,期间需密切留意是否出现腹痛、拒食、呕吐或便血等症状。 妥善收纳家中小件物品十分关键,金银饰品、珠宝、纪念币等贵重物品,应存放在儿童无法轻易打开的带锁收纳盒中,并置于高处,日常也要教育孩子,明确哪些东西不能放入口中。 看了昆山这位妈妈分享的“万元金豆历险记”,大家伙儿在心疼妈妈的同时,也被这孩子的“硬核操作”弄得哭笑不得。 “我家娃三岁的时候吞过一枚一元硬币,我那几天也是拿着筷子在屎里扒拉,跟考古似的,最后找到的时候差点喜极而泣。” “没在屎里淘过金的父母,不足以谈人生”。 “好家伙,这真是名副其实的‘屎里淘金’!”。 “这孩子排出来的不是屎,是移动的万元户啊。” “等五天?这要是我,一天不拉我都得着急,这相当于每天贬值两千块啊!” “这妈妈做得对,没有盲目用土办法,及时去医院检查,这才是最稳妥的。” “其实这种小而光滑、没有棱角的异物,如果孩子没有不适感,大概率能自己排出来,但一定要拍片确认位置,家长不能心大。” “如果是吞了电池怎么办?卡住了有什么症状?” 你们家有没有一个让你时刻提心吊胆的“熊孩子”?TA做过最让你后怕的一件事是什么?快来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给其他爸妈们都提个醒! 信源:九派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