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美国农民“松”了一口气! 因为他们的“大豆”又卖出去了,中粮集团这18万吨大豆采购美国了。 这个“大口气”可是“松”在了中美领导人即将会面之际,时间点抓得可谓“巧妙”。 中粮集团10月29日发布公告称,采购了18万吨美国大豆,装船日期为12月和明年1月。 这是中粮集团数月来首次采购美国大豆,也是中美贸易战以来首次采购美国大豆。 据悉,此单令美国农民“松”了一口气,因为美国农民现在急于出售的大豆库存已经有两千多万吨,而中美贸易战以来,美国农民出售的大豆价格已经跌了整整十年。 美国芝加哥市场的大豆期货价格一度涨到了15个月以来的最高点,这也是东方大国企业首次采购美国大豆。 巴西和阿根廷今年大豆收成不错,年底前对东方大国的大豆供应量会增加很多。 但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价格比美国同品等级的大豆价格要贵一些,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运输到东方大国的费用也要比美国远一些。 所以东方大国企业选择采购美国大豆而不是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也在情理之中,中粮集团此单采购大豆也有亏损在先,预计每吨亏180元。 这也是中粮集团松了一口气,此单成交,中粮集团就不再亏损了。 大豆采购一向被看作是中美关系的“温度计”,此单成交也看出了中美关系的“温度”又升高了。 这次中粮买美国大豆这事儿,看着是笔普通生意,其实挺有说道的。 美国农民清了库存,中粮也不再亏损,说白了就是互相补了短板,谁也离不开谁。 选美国大豆也没啥复杂的,就是价格和运费更划算,企业做事终究得看实际成本。 而且大豆贸易这种关乎民生的合作,特别适合当两国关系的润滑剂,慢慢修复互信。 这也能看出来,贸易对抗没啥好处,只有务实合作,大家才能都受益,这才是最实在的事。 总而言之,中粮采购美国大豆,既是全球分工下的互补选择,也让两国民生受益,更是企业算清成本后的理性决策,说到底,合作才是共赢的实在路径。 读者们,你们觉得呢?可以在评论区一起聊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