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这张王牌,今年国庆档突然失灵了。 《志愿军》9.3亿收官,豆瓣7.2;

剧透说趣事 2025-10-31 01:28:46

“爱国”这张王牌,今年国庆档突然失灵了。 《志愿军》9.3亿收官,豆瓣7.2;同档期打着“火种”旗号的片子,只拿到3500万,评分5.1。 票房差距从去年的8:3拉到今年的26:1,观众连吐槽都懒得写长评,直接跳过排片。 影院经理老周最直观:第一天给《火种》15%的厅,第二天降到8%,第七天只剩早场“幽灵场”。 他说不是政治冷,是“观众在门口刷一眼豆瓣就掉头”。 数据也这么冷酷。 猫眼调研72%的人先问“故事吸不吸”,没人把“主旋律”当优先项。 去年《长津湖》爆,靠3小时硬核战斗戏;今年《志愿军》爆,靠松骨峰15分钟长镜头把观众按在座位上。 情怀只是赠品,不是主菜。 有人感叹“观众变了”,其实观众没变,只是钱包更瘦、时间更贵。 以前十块票钱可以帮国家买单,现在四十块一张,谁愿为口号付溢价? 用脚投票,是真金白银的民主。 电影不是报告会,银幕一亮,先过“好不好看”这一关,再过“值不值回票价”这一关。 两关都赢,标签才发光;两关都输,标签就成嘲讽。 国庆档把这条铁律写成了26倍的数字,摆在了所有创作者面前—— 想让人为情怀流泪,先让故事值得熬夜。观众还在,只是不再慈善。

0 阅读:0
剧透说趣事

剧透说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