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晚,广东奥体中心游泳跳水馆内,女子双人10米跳台决赛落幕。全红婵与搭档

理大国迷雾 2025-11-07 10:18:56

11月6日晚,广东奥体中心游泳跳水馆内,女子双人10米跳台决赛落幕。全红婵与搭档王伟莹以311.76分位列第五,未能站上领奖台。 赛后混采区,面对媒体镜头,这位刚满18岁的奥运冠军却露出笑容。当被问及想对自己说什么时,她毫不犹豫地说出三个字:“我真棒!” “比赛确实是没跳好,但还算正常。”全红婵坦然接受比赛结果,她解释说,与王伟莹的配对时间不长,两人都已尽力。这种淡定从容,来自一位早已尝遍巅峰与低谷的运动员的豁达。 本届全运会对全红婵来说充满挑战。11月6日的女子双人10米台决赛是她在十五运会的最后一场比赛,随后她已确定退出女子单人10米台比赛。 比赛过程并不轻松。全红婵/王伟莹组合在前三轮过后排名第三,但在第四轮和第五轮的自选动作中发挥不太理想,最终位列第五。 上海组合陈芋汐/掌敏洁以350.22分夺得冠军,这一成绩甚至超过了她们今年世锦赛的夺冠分数。 全红婵的教练何威仪此前透露了她的伤情:“全红婵现在的胫骨、踝关节都是受伤的,在坚持比赛,大家看不出来的,其实她的大包小包的身上都是肌贴。” 跳水是用脚的项目,而全红婵每天都是带着脚痛去完成动作。对于伤情恢复情况,她直言“不怎么样”,但随即又笑着说“我现在也很开心”。 尽管未能在本场比赛中斩获奖牌,全红婵在本届全运会的表现仍可圈可点。 11月2日,在女子团体双人10米台比赛中,全红婵与王伟莹配合,以235.86分的成绩排名第一,帮助广东队夺得女子团体金牌。这是全红婵本届全运会获得的唯一一枚金牌,也是她顽强拼搏的见证。 颁奖仪式上,全红婵低头久久凝视着金牌,不停地抚摸。这块金牌的意义非同寻常——这是她时隔183天再次亮相赛场,也是伤愈复出后的首场胜利。 赛后,她在微博上发文“我真棒”,三个字透露出对自己的肯定与鼓励。 全运会跳水比赛的激烈程度堪称世界之最。在女子双人10米台这个项目上,国内赛场的竞争远超国际赛场。 据统计,本届全运会女子双人10米台决赛中,有6对选手总分在300分以上,排名第六的北京组合许一瑾/张家齐总分为304.14分。 对比世界大赛,去年巴黎奥运会该项目的铜牌得主英国组合得分是304.38分,而今年新加坡世锦赛铜牌得主朝鲜组合的得分甚至不到300分。这印证了中国跳水“梦之队”内部竞争的激烈程度。 全红婵面临的不仅是伤病的挑战,还有来自国内顶尖选手的竞争。陈芋汐/掌敏洁组合今年5月才开始搭档,但已在全国跳水冠军赛和新加坡世锦赛上夺得金牌。全运会的比赛水平,实际上代表了世界跳水运动的最高水准。 尽管这次全运会成绩不如预期,全红婵的职业生涯已经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2021年东京奥运会上,14岁的全红婵以五跳三跳满分、总成绩466.2分的惊人表现夺得女子单人10米台金牌,创下历史最高分纪录。 2024年巴黎奥运会,她再次证明自己,包揽女子双人10米台和女子单人10米台两枚金牌,成为中国奥运史上最年轻的三金得主。 今年初,全红婵被世界泳联评为2024年度最佳女子跳水运动员。这是对她多年来辛勤付出的最佳肯定。 从东京到巴黎,从奥运冠军到全运赛场,全红婵的成长有目共睹。她的技术或许已趋成熟,但心态的成长更为珍贵。 对于未来,全红婵简洁而坚定地表示:“加油吧。”她还为队友送上鼓励:“加油尽力就好,不要受伤。” 陈芋汐在赛后也向全红婵送上暖心鼓励:“大家是非常好的队友,也是曾经的搭档,对于我们俩来说,都希望能一起携手,一起走上更高更大的舞台。” 中国跳水队已经开始了新周期的集训,全红婵也已回归队伍,投入备战。展望洛杉矶奥运会,她曾表示:“四年时间肯定很长,但真正的准备,一眨眼就过了。” 伤病是运动员职业生涯中难以避免的挑战。全红婵的经历展示了一位顶级运动员如何面对困难,如何在高峰与低谷之间保持平衡。 比赛结束后的训练场上,人们常能看到全红婵熟练地剪着肌贴,工作人员帮助她进行针对性激活。这些日常细节,见证着一位冠军的坚持。 “跳得不好也没关系,只要你开心健康就好了。”有记者这样对全红婵说。她笑着回应:“我现在也很开心。” 洛杉矶奥运周期的征程已经开始。对于18岁的全红婵来说,这场全运会的经历只是她运动生涯中的一个节点。她的目光,已投向更远的未来。

0 阅读:33
理大国迷雾

理大国迷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