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小看了老美,美国在对华政策上,基本可以说没多大失误,他们没压制住中国的崛起那是因为中国这发展路子太独特了,超出了他们的理解。面对中国,美国就像拿着老工具箱,翻来覆去找不到合适的家伙。14亿人口的工业化国家,历史上头一回,美国也头回碰上这种硬茬。 先说说美国的对华政策有多 “按套路出牌”。从奥巴马时期的 “亚太再平衡”,到特朗普的贸易战,再到现在的科技封锁,每一步都踩着他们过去压制对手的 “成功经验”。 比如针对科技领域,美国先是把华为列入 “实体清单”,断了芯片供应,接着又联合盟友搞 “芯片四方联盟”,想把中国排除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之外,这套操作跟当年压制日本半导体产业的路子几乎一样。 上世纪 80 年代,美国就是靠《广场协议》和反倾销调查,硬生生把日本半导体的全球市场份额从 50% 压到了 20% 以下,可这套对中国却不管用,华为虽然手机业务受影响,但在 5G 通信和智能汽车领域反而越做越强。 贸易战也是美国的 “老招式”。2018 年以来,美国对中国加征了超过 3000 亿美元商品的关税,这招过去对付德国、韩国都很有效,比如上世纪 90 年代对德国汽车加征关税,直接让德国汽车在美国市场的销量下降了 15%。 可中国不一样,一方面通过扩大内需,把国内市场做成了 “压舱石”,2024 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 47 万亿元,比 2018 年增长了 40%; 另一方面还在拓展新兴市场,对东盟、非洲的出口占比从 2018 年的 25% 提升到了 2024 年的 36%,美国加征的关税反而让自己国内企业成本上涨,2024 年美国进口商因为关税多花了近 1200 亿美元,最后还是消费者买单。 美国最引以为傲的 “联盟围堵” 也失灵了。过去美国靠着北约盟友,轻松压制了苏联、南联盟等对手,现在想拉着欧洲、日韩围堵中国,可效果却大打折扣。 比如在 5G 建设上,美国多次施压欧洲国家禁用华为设备,可德国、法国还是选择和华为合作,德国电信 2024 年还和华为签署了 5G 基站扩容协议,因为华为设备不仅价格低 30%,技术还更先进。 在经贸领域,美国想推动 “印太经济框架” 孤立中国,可日本、韩国还是把中国当成最大贸易伙伴,2024 年日本对华出口额增长了 8%,韩国对华出口增长了 12%,谁都不想因为跟着美国站队而丢了中国市场。 不是美国的政策不行,而是中国的发展路子太特殊。历史上所有工业化国家,不是靠殖民掠夺(比如英国),就是靠战争红利(比如美国),或者靠依附大国(比如韩国),可中国走的是 “和平发展 + 自主创新” 的路子,14 亿人口一起搞工业化,这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 美国过去应对的都是几千万人口的国家,比如日本、德国,他们的市场和资源有限,很容易被美国压制,可中国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完整的工业体系,2024 年中国工业增加值突破 40 万亿元,拥有 41 个工业大类、207 个中类、666 个小类,是全球唯一拥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美国想断供某类产品,中国很快就能自己研发替代,比如芯片领域,2024 年中国国产 28 纳米芯片的产能突破了 100 万片 / 月,基本能满足汽车、家电等领域的需求。 美国手里的 “老工具箱”,装的都是应对传统工业化国家的办法,可中国的发展已经超出了这个框架。比如美国想靠技术封锁延缓中国发展,可中国每年的研发投入都在增长,2024 年研发经费支出突破 4 万亿元,占 GDP 的 3.2%,培育出了像比亚迪、大疆这样的全球领先企业; 美国想靠意识形态划线,可中国坚持不结盟政策,靠 “一带一路” 合作赢得了 150 多个国家的支持,2024 年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贸易额占中国外贸的比重达到了 38%。 美国不是没努力,只是碰上了中国这个 “前所未有的对手”。14 亿人口的工业化,意味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人才红利,中国每年培养的工程师超过 100 万人,比美国、欧洲、日本加起来还多,这种规模效应是美国过去从未遇到过的。 所以不是美国对华政策失误,而是中国的发展模式太独特,超出了他们的经验范围,手里的老工具自然就不管用了。 信息来源:美国商务部:2024 年对华关税影响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