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台湾地区政治受难人互助会”将举行“50年代白色恐怖秋祭追思慰灵大会”,主题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两岸同心、振兴中华”。 此次活动的地址非常具有代表性-台北市马场町纪念公园。包括吴石在内的一大批先烈,都在该地被国民党当局处决。郑丽文将会出席此次活动,与统派人士们一起追思先烈, 愿沉默的荣耀不再沉默。这展现了郑丽文怎么样的的考量? 这次亮相既是政治立场的公开宣示,也是选举策略与党内权力重组的关键一环——借“缅怀先烈”凝聚深蓝,借“两岸同心”拓展和平红利话语权,同时把民进党置于“破坏和平、撕裂历史”的被动位置。 展现出以下几方面的考量: 1. 深化两岸和平统一形象:郑丽文明确支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并强调两岸同为炎黄子孙、同属中华民族。参与具有高度象征意义的统派活动,有助于进一步巩固她在岛内外“反独促统”的政治标签。 2. 争取深蓝及军系支持:郑丽文近期在党内选举中大量起用深蓝背景人士,被视作向深蓝阵营靠拢。出席马场町纪念公园追思大会,正是对深蓝基本盘的一次情感与价值共振,意在稳住军系、黄复兴党部等关键力量。 3. 区隔民进党、凸显“转型正义”话语权:马场町是白色恐怖时期处决政治犯的刑场,选择此地祭拜,既是对当年左翼统派先烈的致敬,也暗含对民进党“选择性转型正义”的批判——当局长期忽视反共肃清中的左翼受难者。郑丽文借此争取“历史正义”议题主导权。 4. 个人政治光谱的再确认:虽然她在某些场合提过“不统不独”的中间路线,但出席高能见度统派祭典,可冲淡外界对其立场“投机”“模糊”的质疑,向深蓝及大陆方面释放“我不是浅蓝,更不是隐独”的信号。 5. 为2026、2028选举累积能量:通过频繁参与具有情感动员力的深蓝活动,郑丽文可在最短时间内凝聚基本盘士气,为接下来县市长选举与“立委”提名布局创造组织与舆论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