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拟全面禁止15岁以下青少年使用社交媒体,但在13岁可申请例外 丹麦政府周五宣布一项史无前例的协议:将全面禁止15岁以下青少年使用社交媒体平台。不过,经特定评估后,13岁以上儿童可由父母申请提前使用。这一举措旨在应对儿童过度沉迷数字世界、接触有害内容及商业诱导的日益严峻问题。 据丹麦数字事务部长卡罗琳·斯泰奇(Caroline Stage)透露,目前94%的13岁以下丹麦儿童拥有至少一个社交媒体账号,其中超过半数10岁以下儿童已在平台上注册。尽管许多科技公司已设置最低注册年龄限制,但官员和专家普遍认为这些措施形同虚设,执行效果不佳。 斯泰奇表示,禁令不会立即生效,相关立法需由议会多数党联盟推进,预计需数月时间才能落地。她强调:“我们会抓紧行动,但绝不会仓促行事。必须确保监管措施滴水不漏,不给科技巨头留下可乘之机。” 丹麦并非首个采取强硬手段的国家,去年12月,澳大利亚已立法禁止16岁以下儿童使用社交媒体,违规平台最高可被罚款5000万澳元(约合3300万美元)。 那么,丹麦如何在“屏幕无处不在”的时代执行这一禁令?斯泰奇指出,丹麦拥有全国统一的电子身份证系统(13岁以上公民几乎人人持有),并计划开发一款年龄验证应用。虽然无法强制科技公司使用该应用,但丹麦可通过欧盟机制要求平台实施有效年龄核验,违者将面临最高达其全球年收入6%的罚款——这一处罚力度与欧盟《数字服务法案》(DSA)的制裁标准一致。 “我们不能让孩子们在数字世界里‘裸奔’,”斯泰奇强调,“科技巨头的商业模式对儿童的压力太大了,现在是时候划下红线了。” 目前,TikTok、Facebook、Instagram、Snapchat、X(原Twitter)和Reddit等主流平台均未对此作出回应。但随着欧盟多国加速探索年龄验证技术,全球社交媒体监管正迎来新一轮风暴。 丹麦的这一举措,不仅是对科技巨头的强硬表态,更是对“数字原生代”童年的一次集体守护尝试。在算法推荐、数据追踪与商业利益交织的网络空间中,如何为孩子筑起一道“数字防火墙”,正成为全球社会共同面临的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