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郭沫若因病去世不久,他妻子于立群突然自缢身亡。原来,她在整理丈夫遗物

笑蓝说 2025-11-09 12:41:02

1978年,郭沫若因病去世不久,他妻子于立群突然自缢身亡。原来,她在整理丈夫遗物时,得知姐姐早就怀了丈夫的孩子,而自己竟然还嫁给仇人,共同生活了40年。   1979 年 2 月 25 日,北京郭沫若故居,63 岁的于立群盯着手中旧信,泪水砸在 “劝堕胎” 三字上。   房梁上的白绫随风轻晃,四十年婚姻竟是一场骗局 —— 她嫁的人,害死了亲姐姐。   这是郭沫若四段情感纠葛的最终章,每一段都藏着女性的血泪。   1912 年四川乐山,20 岁的郭沫若穿着红嫁衣,与张琼华拜堂成亲。   这是父母包办的婚姻,他看着眼前陌生的新娘,心里满是抵触,新婚夜独自看书到天明。   婚后第五天,他借口求学,背着行囊离开家,从此再没回过乐山。   张琼华守着空房,照顾公婆,洗衣做饭,一守就是六十八年,没等来丈夫的一句问候。   这段有名无实的婚姻,成了张琼华一生的枷锁,也成了郭沫若情感史的第一笔遗憾。   1916 年日本东京,24 岁的郭沫若在医院偶遇护士佐藤富子,一眼便被吸引。   佐藤富子是武士家庭出身,为追求自由逃家当护士,两人聊起理想,格外投缘。   他隐瞒了家乡有妻的事实,对她展开追求,写情书、送鲜花,很快赢得她的芳心。   同年,两人同居,佐藤富子改名为郭安娜,先后生下五个孩子,挤在小屋里过苦日子。   郭沫若在外求学、写作,她在家带孩子、打零工,以为能相守一生,却不知离别在等待。   1937 年中国抗战爆发,35 岁的郭沫若偷偷回国,没给郭安娜留下只言片语。   郭安娜带着五个孩子,在日本艰难度日,靠变卖首饰、做零工维持生计。   她多次写信给郭沫若,却石沉大海,直到 1948 年才得知丈夫已在中国再婚。   1962 年,郭安娜在孤独中病逝,临终前还握着郭沫若早年写的情书,眼里满是不舍。   这段跨越二十年的跨国恋,最终以背叛收场,成了郭沫若心中难以抹去的愧疚。   1934 年日本早稻田大学附近,22 岁的于立忱咳着血,翻看郭沫若的《女神》。   她因肺结核来日本治病,受《大公报》委托当记者,日子清贫却对文学充满热情。   她写信向郭沫若请教,两人见面后,她被他的才华折服,渐渐心生爱慕。   郭沫若明知自己有妻室,却没拒绝这份感情,反而与她频繁往来,谈论文学与人生。   1936 年,于立忱怀孕,满怀期待找他商量,却被他冷淡劝堕胎,心瞬间凉透。   1937 年 5 月上海,25 岁的于立忱看着郭沫若的回信,绝望地挂上白绫。   她在遗书中写道:“家国难安,自身亦无力,唯有一死解脱。” 没提半句情感的委屈。   家人整理遗物时,发现了那封劝堕胎的信,却因顾及颜面,从未对外声张。   此时的郭沫若,已在上海结识于立忱的妹妹于立群,开始了新一段感情。   这段短暂的情感纠葛,以于立忱的死亡告终,也为日后于立群的悲剧埋下伏笔。   1937 年秋上海文艺聚会,21 岁的于立群唱着抗日歌曲,活力四射,吸引了郭沫若的目光。   于立群艺名黎明健,是明月歌舞剧社演员,会唱会跳,还能演话剧,在救亡演出中很活跃。   经人介绍,她拿出姐姐于立忱的遗诗请教郭沫若,却不知眼前人是姐姐的 “仇人”。   郭沫若看着眼前年轻貌美的姑娘,隐瞒了与于立忱的过往,对她展开追求。   他聊文学、谈革命,把自己塑造成深情才子,于立群被打动,很快陷入爱河。   1938 年广州,22 岁的于立群答应与郭沫若同居,放弃演艺事业,专心照顾他的生活。   1939 年两人正式结婚,她陪他辗转香港、桂林、重庆,在战乱中生下六个孩子。   四十年里,她操持家务、照顾孩子,支持他的文学创作与革命活动,从无怨言。   她以为自己嫁给了爱情,却不知丈夫的情感里藏着多少秘密,直到他死后才真相大白。   1978 年 6 月,郭沫若病逝,于立群整理遗物时,发现了姐姐与丈夫的通信,如遭雷击。   1979 年 2 月 25 日,63 岁的于立群选择和姐姐一样的结局,在房间里自缢身亡。   消息传开,郭沫若四段情感纠葛的真相才被揭开,引发社会各界议论。   如今,郭沫若的文学作品《女神》《屈原》仍被传颂,学术贡献被铭记,可情感上的争议从未停止。     这段历史警示后人:情感中的欺骗与背叛,终会留下无法愈合的伤疤,唯有真诚才能长久。     主要信源:中华网热点新闻——妻子在整理郭沫若遗稿时,意外发现封信,不久后自缢身亡(3)

0 阅读:0

猜你喜欢

笑蓝说

笑蓝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