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女子看到双胞胎儿子,叛逆又厌学,就送他们进一个四维成长基地,结果她把小儿子送进去28天,当她再看见小儿子时,小儿子已经遍体鳞伤,不但骨折了,还重伤二级,小儿子向她求救,说自己在这个基地,通宵被罚站,跪着举水盘,还被扇耳光,甚至关进小黑屋,他太恐惧了。 武女士一个人拉扯两个儿子长大,经济上的担子和精神上的煎熬让她喘不过气,大儿子大武在学校遭过霸凌,心里留下了抹不去的创伤,后来变得叛逆总逃学,甚至有了轻生的念头,小儿子小武也不爱上学,身体还一直不太好。 面对两个儿子的状况和双重压力,武女士实在没辙,内心满是无助,试过不少办法都没改善,走投无路之下,她只能把全部希望都押在了 “四维成长基地”。 这家机构特别会摸透家长的心思,专门用 “养育式成长”“军事化磨炼” 这类听起来很专业的词吸引眼球,还打包票说能帮孩子改掉坏毛病,对满心焦虑、急于解决问题的父母来说,这看着就像条省心的 “捷径”。 二零二三年,武女士先把大儿子送进了这家基地,过了几个月她带着小儿子去探望大儿子时,校长察觉到她情绪不太稳定,便趁机劝说她,让她把小儿子也一起留在基地。 尽管大儿子当场明确反对,武女士还是被说动了心,最终同意留下小儿子,她怎么也想不到,这个决定会给小武带来无法弥补的伤害:仅待 28 天的他,因身体差跟不上训练,成了重点 “管教” 对象。 所谓的“训练”其实就是惩罚,被罚通宵站立、被迫跪举沉重的水盘,一旦水洒出来就会被浇湿并遭殴打,更残忍的是,他还被关进漆黑的小房间,让他在黑暗中独自忍受恐惧。 暴力升级的导火索是小武的一次摔倒,这次意外直接导致他骨折,可校长向明胜压根不信,一口咬定他在装病逃避训练,还抬脚狠狠踹向他的伤口,接下来的两天里,基地既不给她治疗伤口,也不让他吃饭喝水。 接到基地通知后武女士火速赶来,眼前的景象让她崩溃:儿子全身布满伤痕,骨折处早已感染化脓,经医院专业鉴定,小武被判定为重伤二级,事后基地负责人想拿二十多万元赔偿私了,武女士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她发现这家机构不仅没有停业整顿,还继续招生,更有人举报,其他孩子因逃跑被吊起来打,武女士意识到,如果她沉默就会有更多孩子受害,她于是再次报警坚持追究责任。 2024年警方正式对这起案件立案调查,涉事校长向明胜与三名教官被依法刑事拘留,检察机关经审查后,以故意伤害罪、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向法院提起公诉,目前案件已明确定于2025年9月开庭审理。 这起案件揭开了“问题少年矫正班”行业的黑幕,它让人看到一些机构利用家长的焦虑,把教育当成生意,用暴力替代关怀,用封闭管理取代心理辅导,结果不是让孩子变好,而是造成更深的创伤。 武女士的经历提醒社会:没有哪种“魔法训练”能让孩子一夜之间改变,教育的本质是理解与陪伴,而不是惩罚与控制,家长需要冷静面对孩子的问题,社会也应加强监管,严查此类机构的违法行为。 孩子需要的是被理解、被保护的环境,而不是被关在所谓的“成长基地”里接受虐待,只有当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承担起教育的责任,孩子们才不会被打着“成长”名义的暴力所伤害。 来源:浪涨新闻 2025年11月7日

绿窗
都啥年代了今还会有猪信这种集中营?!要把自己亲娃送进集中营受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