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戴笠在北平邀请50多个汉奸吃饭,待众人到齐后,戴笠却突然说:现在你们都被逮捕了!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抗战胜利的欢呼响彻全国。 然而在北平这样的沦陷区,一群人却陷入恐慌,那些曾投靠日军、助纣为虐的汉奸,失去靠山后急于寻找退路,有人行贿钻营,有人暗中勾结,妄图逃避追责。 民众对汉奸的愤怒日益高涨,清算卖国贼、捍卫民族尊严,成了战后最迫切的诉求。 当时的北平,盘踞着伪华北政权的核心骨干,他们掌控过政务、经济、军事等要害领域,人脉盘根错节,直接抓捕风险极高。 既要平息民愤,又要避免打草惊蛇,军统局长戴笠敲定了“引蛇出洞”的计策。而诱饵选在了汪时璟身上,这个伪联合准备银行总裁,是华北伪政权的“钱袋子”。 早年还曾给蒋介石提供过资助,战败后正幻想靠旧情求宽恕,恰好成了突破点。戴笠派人假意安抚汪时璟,让他以“政府给予自新机会”为由,向50多名伪政权高官发请柬。 在这些人里,有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王克敏、绥靖军总司令齐燮元,个个都是双手沾着民族血债的核心人物。 他们虽心存疑虑,但拒绝就等于自曝心虚,抱着侥幸心理,陆续走进了汪时璟位于北平东城的公馆。 12月5日的公馆张灯结彩,宴席上珍馐满桌,汪时璟和军统北平负责人马汉三亲自迎客。 宾客们表面客套寒暄,实则各怀鬼胎,直到戴笠迟到现身,挨个握手寒暄,气氛才稍显“融洽”。没人察觉,公馆外早已埋伏了120多名军统特工,门窗要道全被控制。 深夜宴席正酣,戴笠突然起身,掏出名单高声宣布:“名单上的人,全部逮捕!”话音未落,特工们蜂拥而入,现场瞬间乱作一团。 王克敏吓得瘫在椅上,齐燮元刚要挣扎就被按倒,连充当诱饵的汪时璟也没能例外。这场精心策划的“鸿门宴”,一举擒获华北伪政权几乎所有高层。 然而抓捕并未止步。军统按预定计划突袭未赴宴的次一级汉奸住所,搜出的赃款、金银珠宝总价值达数千亿法币,这些汉奸搜刮的民脂民膏,最终成了肃奸工作的资金支撑。 消息传开,北平民众拍手称快,压抑多年的怒火终于有了宣泄出口。 正义从不迟到。双手沾满抗日志士鲜血的齐燮元,被军事法庭判处死刑。 年近七旬的王揖唐虽改判无期,也在1952年病死狱中。 汪时璟即便配合诱捕,仍难逃无期徒刑,最终死在监狱。其余汉奸也依据《审判汉奸条例》,得到了应有的惩处。 这场北平诱捕行动,成了全国肃奸运动的引爆点。随后一年里,4000多名汉奸被捕,数百人被处死刑。 它不仅彻底清除了华北的汉奸势力,更向全国宣告:卖国求荣者,无论职位多高、关系多硬,都逃不过法律制裁。 回望那场“鸿门宴”,抓捕的是汉奸,捍卫的是民族尊严。抗战八年,正是这些败类的背叛让山河蒙羞;战后清算,正是这份决绝让正义昭彰。 它也警示后人:背叛民族的人,终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而坚守正义的力量,永远比阴谋诡计更加强大。 那么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呢?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们的看法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