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定于11月5日返回的神舟20号没能按时落地,航天部门发的公告里说了

承影简史 2025-11-12 11:48:29

原定于 11 月 5 日返回的神舟 20 号没能按时落地,航天部门发的公告里说了,飞船疑似被空间垃圾撞了 —— 早在前一天,距离返回只剩 24 小时的时候,北京飞控中心的屏幕就闹了异常,查下来是微小碎片,撞在了飞船左侧推进舱。 你知道那碎片多小吗?不足 1 厘米,比指甲盖还小,可别小瞧它,速度快得吓人,每秒 8 公里,比子弹快了好几倍。 就这小玩意儿撞上来的动能,跟俩小汽车高速相撞似的,还好神舟飞船的防护够结实,没被撞穿,要是真穿透了燃料箱或者管线,那麻烦就大了。 之前俄罗斯有艘飞船就因为碎片撞击漏了冷却剂,情况比这次危险多了。 咱这神舟二十号算是顶住了,航天员陈冬他们仨状态都挺好,舱里系统也正常,这真是不幸中的万幸。 可能有人会问,太空里怎么这么多碎片?全是人类自己弄出来的 “垃圾”,现在近地轨道上的碎片已经超过 1.3 亿件了,还在每年往上涨。 有的是报废的卫星、火箭残骸,有的是航天员出舱不小心掉的工具、飞船表面老化掉的涂层,还有的是卫星碰撞后炸出来的次生碎片。 你想啊,现在天上的卫星都快 9000 颗了,比十几年前多了 8 倍,低轨道跟 “太空高铁” 似的挤,每立方公里都有十几到几十个高速碎片,撞上的概率自然就高了。 这些碎片按大小危害还不一样,10 厘米以上的能直接把航天器撞解体,2009 年美俄卫星相撞就出了 2000 多块这量级的碎片,现在还在天上飘着。 1 到 10 厘米的最难缠,不好监测,撞一下就可能让设备失灵。 这次神舟遇上的是 1 厘米以下的,但就算是毫米级的,长期撞也会让航天器功能衰减,要是划到舷窗,透光率下降都影响观察。 不过咱也别太慌,这次能这么快发现问题、稳住局面,全靠咱们自己建的轨道碎片监测网络,这套系统太厉害了,被动雷达、主动雷达、光学望远镜全用上了,能盯着 2000 公里内的碎片,还能靠机器学习预测轨迹,不然哪能这么快锁定撞飞船的 “真凶”。 发现撞击后,全国 14 家单位立马联合 “会诊”,又是做仿真模拟,又是测推进剂,还准备了 3D 打印补片备用,应急响应速度快得很。 现在飞船还在天上好好的,航天员们也没闲着,跟神舟二十一的乘组一起接着做科学实验,空间站状态也正常,能同时待俩乘组。 着陆场那边也没歇着,一直在搞综合演练,就等评估完了择机让他们回家。 说实话,这事儿真得捏把汗,要是碎片再大一点,或者撞的位置再关键一点,后果不堪设想。但反过来想,这也能看出咱中国航天的技术是真靠谱,从监测到应急,每一步都跟得上,而且把航天员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宁愿推迟返回也不冒一丝风险,这态度太让人放心了。 以前总听人说太空垃圾危险,没太当回事,这次算是亲眼见识到了,这可不是小事,要是碎片越来越多,以后发射飞船、建空间站都得躲着走,搞不好哪天近地轨道就成了 “禁区”。 但咱也不用怕,这次事件就是个警钟,能让更多人重视太空环保,说不定以后还能搞些清理碎片的技术。 现在最盼的就是航天部门赶紧完成评估,让三位航天员平平安安落地,这比啥都重要。咱中国航天从来都是稳扎稳打,这次肯定也能顺利解决问题,等着好消息就行! 参考资料: 新华网《航天员推迟回家,“罪魁祸首”是空间碎片》

0 阅读:36
承影简史

承影简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