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人说就凭这个,谁敢投票给印度,就要先做好本国运动员被团灭的准备? 印度申

洞察观史 2025-11-13 17:46:01

为何有人说就凭这个,谁敢投票给印度,就要先做好本国运动员被团灭的准备? 印度申办 2036 年奥运会的消息,又把这个 “四十年奥运梦” 的老话题炒热了。   7 月 2 号印度代表团专门跑去找国际奥委会,力推艾哈迈达巴德当候选城,莫迪更是直接喊话,说这是 14 亿人的心愿。   可奥委会一盆冷水泼下来,“先把家里的事理顺再说”,网易新闻 7 月 10 号的报道里,这话听得人直叹气。   这已经不是印度第一次碰钉子了。   2008 年眼红北京奥运,凑凑热闹争 2020 年主办权,连候选名单都没摸着边。   2015 年、2019 年接着试,还是没戏。   最尴尬的是 2032 年申办,连份像样的 PPT 都没弄出来,直接被奥委会请了回去。   网友调侃说,印度申奥比国足冲击世界杯还执着,就是成功率差远了。   为啥大家会说 “运动员被团灭”?看看 2010 年德里英联邦运动会就懂了。   那届赛事简直是大型翻车现场,开幕前四个月,19 个场馆里 13 个都没搭好架子。   主体育场旁边的天桥突然塌了,23 个工人伤得住进医院。   运动员村更离谱,污水顺着墙角流,厕所堵得没法用,床单上能看见狗脚印,甚至有装修工留下的粪便。   英国女王直接不来了,参赛选手骂着 “再也不来印度”。   印度组委会主席还嘴硬,说 “按我们的标准挺好”。   这话气得英国媒体直接写 “简直是粪坑”,这些糗事到现在还能在当年的报道里翻出来。   有了这前科,难怪有人担心运动员的安全。   我前几年去印度旅游,算是见识了他们的 “效率”。   从德里机场出来坐突突车,五公里的路堵了俩小时,司机还说 “今天算顺畅的”。   路过一个在建的体育场,脚手架搭了大半年,看着跟没动过似的。   当地导游说,这儿的工程延期是常规操作,“中国的 deadline 是最后期限,我们的是死亡线”,这话听着像玩笑,细想全是无奈。   现在印度想靠艾哈迈达巴德撑场面,可这城市的底子实在让人捏把汗。   花 129 亿修的高铁本想当名片,结果三台关键的盾构机卡在海关,去年 10 月就该到的设备,现在还躺着没动静。   21 公里的海底隧道,已经第 9 次延期了。   污染问题更头疼。   两年里市政就收了 4.1 万起扬尘投诉,空气经常 “爆表”。   运动员要是来比赛,先得备上 N95 口罩,不然没跑几步就得咳嗽。   地铁覆盖率还不到 20%,火车事故率全球靠前,到时候观众和选手想出门都难。 印度网友自己也矛盾。   有人不服气,“沙特、卡塔尔能办大赛,凭啥对我们这么严?” 转头又自嘲,“连盾构机都搞不定,办啥奥运?先把德里的雾霾治好吧”。   之前印度拍了个 2.3 亿的申奥宣传片,本想秀肌肉,结果被奥委会主席巴赫直接叫停,说 “太奇葩”,实在看不下去。   其实印度不是没亮点。   2024 年巴黎奥运会拿了 1 金 2 铜,比往届进步不少。     可办奥运不是搭个场子就行,得有顺畅的交通、干净的空气、靠谱的后勤,这些恰恰是印度的短板。   想起北京申办奥运前夕,城市建设如火如荼。为筹备盛会,地铁工程加急赶建,数条线路拔地而起;场馆验收严谨细致,反复核查多达十余次,尽显十足诚意与专业态度。   印度的奥运梦本身没错,14 亿人的期待更是沉甸甸的。   然而,梦想需付诸实际,不可仅依赖空洞口号与精美宣传片。它应扎根于脚踏实地的行动,如此方能从虚幻愿景化为真切现实。   先把盾构机从海关弄出来,把扬尘治住,把工程效率提上去,让大家看到 “靠谱” 的样子,比啥都强。   毕竟,奥运会绝非儿戏,它牵系着成千上万人的安危与体验。如此重大的赛事,容不得半点马虎,需以严谨负责之态,保障各方周全。   真能把 “家里的事理顺”,到时候不用求着投票,自然有人认可。   信息来源: 南昌晚报—— 2025年7月25日印度称将全力申办2036年奥运会,竞争对手有卡塔尔、沙特、印尼、土耳其;此前多次申奥失败,巴黎奥运会金牌为0

0 阅读:31

猜你喜欢

洞察观史

洞察观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