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嫖千元羽绒服?诚信底线岂容这般践踏 最近网上曝出一件让人直呼“离谱”的事儿。河北有位女子,网购了一件近千元的羽绒服,到手后立马申请退货退款。可她这退货操作,简直像在玩一场精心设计的“魔术”——在退货地址栏填的是商家地址,收件人姓名和电话却写自己的。更绝的是,她同时买了个几块钱的手机壳,把手机壳的收货地址也填成商家地址。等快递员派送时,她给快递员打电话,让对方“帮忙签收后扔掉手机壳”。这一套“组合拳”下来,平台看到物流显示“已签收”,自动就把钱退给她了,而她呢,既没退羽绒服,也没花一分钱,相当于白得了一件新衣服。 要不是快递员留了个心眼,这事儿还真就让她得逞了。这位快递员送了好几年快递,经验丰富,接到女子电话时就觉得不对劲,提前录了音,还把手机壳留了下来没扔。商家发现退货没收到货,一查物流,这才发现被耍了,赶紧联系平台和快递员。虽然目前商家没遭受实际损失,但女子这番操作背后的套路,实在让人细思极恐。 这事儿最让人气愤的,是有人把“小聪明”全用在歪门邪道上。网购退货本是为了保障消费者权益,是让大家购物更安心的好政策,可到了她这儿,却成了“生财之道”。她以为自己计划周密,利用平台规则漏洞,就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占便宜。可她没想过,这世上哪有真正的“零成本”?快递员要是没留证据,最后赔钱的可能就是辛苦送件的快递小哥;商家要是没及时发现,损失的就是真金白银;更可怕的是,这种行为一旦形成风气,最后买单的还是我们所有诚信购物的消费者。商家为了防骗,可能会提高价格、收紧退货政策,到时候大家购物反而更麻烦。 从法律层面看,这绝不是“占小便宜”这么简单。根据刑法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财物,数额较大就构成诈骗罪。虽然这次羽绒服价值可能没到部分地区立案标准,但要是她多次作案,或者情节恶劣,累计金额超过3000元,那可就得吃牢饭了。之前就有不少类似案例,有人用假货调包退货,有人“买新退旧”,最后都被法律严惩。这些案例都在提醒我们,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别以为“没人知道”就能为所欲为。 诚信,是做人做事的底线,也是社会运转的基石。今天她能用手机壳骗一件羽绒服,明天就可能因为一次失信被银行拒贷、被朋友疏远。而那些被坑的商家和快递员,他们何尝不是受害者?一个本该和谐共赢的购物环境,被少数人搅得乌烟瘴气,实在让人痛心。 大家说说,对于这种“白嫖”行为,到底该怎么严惩?要是身边有人教你怎么“薅羊毛”,你会怎么做?快来评论区聊聊,别让诚信在“小聪明”里丢了分量! (案例来源:拆台C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