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〇年的哈密,三岁的寇金成在家门口遭遇狼袭面部重伤,当时医疗条件有限,村医判断难以救治,父亲将他安置于山洞,七日后一位过路者发现他仍有气息,将其送回母亲身边。[谢谢] 活下来的寇金成开始了更为艰难的人生,因面部严重损伤,他常被同龄人疏远,父亲态度冷淡,他十三岁时便离家独自生活,所幸叔叔接纳了他,姐姐也时常接济,成为他年少时少有的温暖。 姐姐在他二十六岁时,用自己的积蓄为他牵线,认识了同样因烧伤留下疤痕的聂慧琴,初次见面时聂慧琴虽有些无措,但渐渐被寇金成的勤恳与善良打动,两人结为夫妻,共同抚育三个子女。 尽管生活贫苦,甚至一度断粮,夫妻二人始终相互扶持,寇金成担心自己的面容吓到孩子,总是克制着不轻易亲近,这份隐忍背后是他深沉的责任心。 二〇〇三年他的经历经媒体报道后获得关注,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为他实施了六次面部修复手术,面部功能得到改善,当地政府也为他们办理了低保,子女陆续成年,有的做起小生意,有的走上讲台。 晚年寇金成与妻子经营着一家小卖部,生活归于平静,他曾表示不愿让心中装满怨恨,活着就要有希望,从几乎被放弃的幼童,到如儿孙绕膝的老人,他走过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坎坷之路。 支撑一个人穿越重重磨难的力量,或许并非某种单一品质,而是在黑暗里仍不放弃的生存本能,是苦难中未曾泯灭的温柔,更是哪怕微茫却始终不灭的对光的相信。 大多数网友的第一反应是震撼和敬佩,“3岁被狼咬,亲爹都放弃他了,硬是靠着一口气活下来,还养大了三个孩子,现在儿孙满堂苦尽甘来,真是老天开眼。” 还有热议父亲:对于寇金成父亲的做法,有人表示完全无法理解:“虎毒还不食子呢,这当爹的心也太狠了,两次遗弃亲儿子,这得造成多大的心理阴影啊,” 不过也有部分年长的网友试图从那个年代的极端贫困和绝望中寻找解释:“那时候医疗条件太差了,家里也穷可能他爹是真觉得没活路了,长痛不如短痛吧。 也有网友真情说道:寇金成的姐姐寇兰英和妻子聂惠琴,成了大家心中“人间自有真情在”的代表,姐姐不离不弃的照顾,甚至掏空积蓄为他娶妻,“一开始为了300块嫁人,后来被寇金成的真心打动,陪他吃苦几十年。 寇金成老人的故事之所以能引发共鸣,是因为它太过真实地展现了在极端苦难下,个人的坚韧,家庭的复杂,社会的冷暖是如何交织在一起的。 假如你是寇金成,在经历了被遗弃和无数冷眼后,你是会选择原谅父亲当年的决定,还是无法释怀?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真实想法。 信源:中国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