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中国援俄,也不让中国完成收台,更不让触碰稀土管控。 麻烦看官们右上角点击一下“ 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七国集团(G7)的外长们开了一场会议,结果发布了一份声明,直接指向中国,列出了三项要求:不准援助俄罗斯、不准处理台湾问题、不准管控稀土资源,乍一看,这仿佛是一纸道德宣言,但仔细一琢磨,你会发现其中的荒谬和自相矛盾,让我们一个一个拆解,看看背后的真正含义。 首先是“援俄”,这件事看似简单,其实藏着大大的问题,G7把中国与俄罗斯的贸易往来说得神神叨叨,仿佛中国在全力支持俄罗斯的战争行动,但现实是什么呢?中俄之间的贸易,多是些汽车、粮食、家电这样的商品,与军事无关。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当然有权决定自己和任何国家的经济往来,至于是否援助俄罗斯,那是另一回事,G7在这里上演了一场“大棒威胁”的戏码,不仅对中国的行为做出道德指责,还借机为自己的制裁失败找个替罪羊。 殊不知这场制裁俄罗斯的“游戏”,到现在两年多了,俄罗斯并没有如预期那样垮掉,能源销售反倒越来越好,卢布也稳住了,真正承受压力的,是欧洲,通胀飙升,工厂停工,民众抗议不断,看来G7的算盘打错了。 再来看台湾问题,你会发现,G7这群离得远远的“老大哥”,对台湾问题的表态,总是充满了矛盾,首先这根本不是什么他们的事,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如何处理自己的领土问题,应该是中国的内部事务,与他们七个远在千里之外的国家有何关系? G7的声明中硬是提到了“台海和平”和“台湾参与国际组织”这些字眼,却不敢提“一个中国原则”,更不提历史共识,看看这是什么操作!他们不敢直接挑战中国的主权,但却通过这些含糊其辞的话语,变相支持“台独”势力,这种做法,不仅缺乏诚意,反而暴露出一种无所顾忌的政治算计,毕竟台湾问题从来不是一个需要国际干预的问题,早晚会有一天回归祖国的怀抱。 接下来是稀土资源,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稀土供应国,掌握着从开采到精炼的完整产业链,也承担了相当大的环境成本,稀土是智能手机、汽车、军工等产业的核心原材料,不说还不知道,G7这些国家的很多高科技产品,背后全离不开中国的稀土,而中国的态度是:资源管控有道,出口有规。 简单来说,不是中国不愿意合作,而是该管控的就要管控,可是G7偏偏觉得不爽,纷纷指责中国搞“垄断”,说中国限制稀土出口是“霸权行为”,你们限制芯片和AI软件出口时怎么不说“自由公平”?你们限制对中国的高科技出口时怎么不提“市场规则”?显然,G7所谓的“自由公平”,不过是他们自己在全球舞台上享受特权的“护身符”。 这三条禁令背后,暴露出来的其实是一种深深的焦虑,过去G7在全球的经济、政治、资源控制等方面有着无可匹敌的主导地位,他们制定规则、控制市场,甚至决定全球秩序。 但随着中国的崛起,这种舒适圈逐渐被打破,中国不仅能够在没有依赖西方的情况下保持经济增长,还通过自己的发展路径在国际事务中占据了更加重要的位置。更关键的是,中国不再像过去那样,单纯地遵循西方制定的规则,而是开始主导一条符合自身利益、兼顾全球公平的新道路。 更令人焦虑的是,G7国家其实也看到了这一点:他们的全球影响力正逐渐下降。曾几何时,G7的“团结”似乎代表着国际秩序的维持,全球一旦有了什么重大决策,G7总能站在最前面,指引方向。 如今这个“团结”越来越像是权力交换的同盟,全球的多极化趋势愈发明显,尤其是全球南方国家,这些曾经被忽视的声音,正在逐渐崛起,他们不再盲目听从G7的指令,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根据自己的利益和意愿行动。 这就是G7的焦虑所在:他们不怕中国“援俄”,也不怕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他们最怕的是中国不再按照他们的规则行事,不再听他们的指挥,控制资源、定义和平、决定发展道路,这些曾经是他们的一套“专利”,如今却被中国打破了,而他们的霸权工具箱也越来越不好使。 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G7口口声声说要维护全球秩序,可这份所谓的声明更像是对失去霸权的一种哀叹,他们的焦虑与不安,无论说得多么“强硬”,最终还是掩盖不了自己内心的脆弱,毕竟历史已经证明:谁试图垄断规则,谁就会被规则所抛弃,一个多极化的世界已经到来,G7再怎么嚷嚷,也无法阻挡时代的进步。 所以,当G7还在指手画脚,试图通过声明告诉中国“你不准做什么”,中国早已经在思考“我要为世界做什么”,这种思维的转变,正是全球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缩影。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