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藏得有多深?很多人还以为,打了三年仗,俄军,已经被“掏空”了。错了!真相是,它在乌克兰用的,大部分,都是“二流”装备;而它真正用来,对付北约的“王牌”,现在,才刚刚,拉出来! 别光看乌克兰战场上那些热闹,俄军扔的炮弹、开的坦克,看着挺唬人,可要是跟俄罗斯真正的家底比,那顶多算 “入门款”。 不是俄军拿不出好东西,是真犯不着在这儿浪费。就像跟人掰手腕,犯不着一上来就用全力,先试试对方斤两再说 —— 乌克兰还没到让俄罗斯动真格的地步。 这三年打下来,外界天天喊 “俄军弹药要耗尽了”“装备跟不上了”,可实际呢?俄军的炮弹该炸还炸,导弹该射还射,压根没见断供的迹象。 为啥?因为俄罗斯自己有完整的军工链,钢铁、石油、稀有金属这些造武器的原料,自家地下就有,不用看别人脸色;苏联时期留下的兵工厂,只要开足马力,造装备的速度比消耗快多了。 反观乌克兰,武器全靠西方捐,捐多少用多少,断了就只能干瞪眼,这俩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对手,俄军怎么可能被 “掏空”? 真正能让北约睡不着觉的家伙,到现在都没怎么露过面。就说 “亚尔斯” 洲际导弹,这玩意儿能打遍全球,还能带着好几个分弹头,想拦都不好拦,自从列装俄军,除了偶尔在阅兵式上慢悠悠开过去给人看看,在乌克兰战场连个影子都没见着。 还有 “萨尔马特” 重型导弹,那体型、那威力,比 “亚尔斯” 还猛,说是能突破目前所有防空系统,俄罗斯也没把它往乌克兰派 —— 这么金贵的大杀器,怎么可能用来打普通阵地战? 更狠的是 “先锋” 高超音速导弹,这玩意儿飞起来才叫吓人。20 倍音速是什么概念?从俄罗斯本土往欧洲飞,也就十几分钟的事儿,等对方雷达发现的时候,导弹可能都快到跟前了。 现在不管是美国的 “爱国者”,还是欧洲的 “紫菀”,想拦它基本没戏,跟用渔网捞闪电差不多。 俄罗斯把这东西藏着掖着,不是不敢用,是没找着合适的对手 —— 乌克兰用不上,能让它出手的,只有北约那些动不动就搞军事联盟、把武器堆到俄罗斯家门口的国家。 北约其实比谁都清楚这一点,所以嘴上喊着 “支持乌克兰”,却从来不敢派正规军直接下场。 他们给乌克兰送坦克、送导弹,派顾问帮忙训练,可就是不敢让自己的士兵扛枪上战场,怕的就是把俄罗斯逼急了,那些压箱底的王牌真亮出来。 之前有北约将领放话 “要威慑俄罗斯”,结果呢?连战斗机都不敢轻易靠近俄乌边境,生怕擦枪走火 —— 这哪儿是威慑,分明是怕引火烧身。 现在俄罗斯慢慢把这些王牌拉出来,也不是想主动挑事,就是划条红线给北约看:别得寸进尺,真把我惹毛了,这些家伙可不是摆着看的。最近俄军试射 “亚尔斯”、公开 “先锋” 的部署情况,都是这个意思。 那些之前天天说 “俄军不行了” 的人,现在也没那么多话了 —— 硬实力就摆在那儿,不是靠嘴说就能否定的。 有人可能觉得,俄罗斯藏着王牌不用,是实力不够?根本不是。它这是算得明白,在乌克兰用二流装备,既能消耗西方援助乌克兰的武器库存,还能摸清北约装备的底细。 那些被俄军缴获的西方坦克、导弹,转眼就被送到研究所拆解开,下次真跟北约对上,早就知道怎么对付了。 这种一边打仗一边练兵、一边摸对手底牌的操作,比单纯猛打猛冲高明多了。 说到底,俄罗斯的 “藏”,不是没底气的伪装,是有实力的克制。它知道什么时候该收,什么时候该放,什么时候用二流装备试探,什么时候用王牌震慑。 打了三年仗,俄军不仅没被掏空,反而越打越清楚自己的优势在哪儿,底气也越来越足。 现在这些真正的杀器刚露了点苗头,接下来就看北约怎么接招了 —— 是继续往前凑,还是乖乖往后退,心里没数可不行。 毕竟在国际上,从来都是实力说话,藏得住底牌,才能握得住主动权,俄罗斯这步棋,走得比谁都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