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10月29日一新人结婚,高朋满座婚礼仪式结束后,新娘去换了件酒红色的敬酒服,准备出来给亲朋好友们敬酒,可等她换好后出来,却发现宾客们都已经吃完散席走了![害羞] 曾几何时敬酒是婚礼上雷打不动的环节,新人要按严格顺序,从主桌长辈到远方亲戚,一轮轮敬下来,这背后承载着对传统的尊重,却也无形中成了新人的负担。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选择“极简婚礼”,没有浩浩荡荡的车队没有繁琐的接亲游戏,有的新人甚至用公交车当婚车,或是骑着共享电动车接亲。 在保定一位新娘选择在玉龙雪山脚下举办只有两人的婚礼;在潍坊新人骑着共享电动车接亲,沿途收获路人真诚的祝福。 这些变化背后是年轻一代婚恋观的悄然转变,他们更看重婚礼的本质——那是两个人相爱的见证,而不是一场演给别人看的戏。正如一位选择简单婚礼的新人所说:“大家吃得开心、聊得自在,比硬撑排场更有意义。” 当然传统敬酒环节自有其温情之处,那是新人与每位来宾近距离交流的难得机会,是表达感谢的直接方式,但当仪式变得过于复杂,甚至让新人无暇享受自己的婚礼时,简化或许就成了更明智的选择。 这位山东新娘的反应或许最能说明问题,面对空了一半的宴席厅,她没有沮丧而是笑着与留下的亲友寒暄,这份从容正是当下年轻人对待婚礼的态度:仪式是属于自己的浪漫,别人的去留并不妨碍内心的喜悦。 看完这个新闻,我第一反应是又好笑又心疼! “作为去年刚办完婚礼的人太懂这种尴尬了!我当时换敬酒服直接让伴娘在门口‘放哨’,跟司仪说好拖时间,但说实话现在参加婚礼的很多人就是来还人情的,仪式一结束就盯着表想撤,建议新人提前和婚庆规划好流程,或者学南方婚礼先敬酒再开席避免真心喂了赶场人。” “别怪宾客无情大家都是打工人!中午婚宴吃完不跑,下午迟到扣钱你补啊?再说现在周末一天赶两三场婚礼的多了,谁有空等新娘换半小时衣服?要我说婚礼就是个形式,领证的那顿火锅比啥敬酒服都香!” “山东有些地方确实这样,尤其农村宴席上完硬菜主食基本就散场,老人要喂牲畜年轻人要赶车,不是不尊重是生活节奏就这样,倒是城市酒店婚礼该学聪明点,安排点抽奖或者新人恋爱故事分享留客不能光靠道德绑架。” “看到没?你精心准备的珠片旗袍,在别人眼里不如盘里的四喜丸子实在!婚礼越搞越复杂,最后累垮的还是自己,我和对象旅行结婚省下的钱买了台洗碗机,现在每天少吵一架比穿十套敬酒服都值!” “这事儿司仪和酒店有责任啊!专业的婚庆团队会控制换装时间在15分钟内,或者仪式后立刻集体敬一轮,新娘换装时让新郎先互动着,也不至于冷场,不过新娘那身红裙子要是真喜欢,以后结婚周年纪念穿给对的人看,比敬酒给陌生人看更有意义。” 这场敬酒服风波你觉得问题到底出在哪儿?是宾客太现实,还是婚礼形式该与时俱进了?如果你结婚,会选择简化流程保轻松还是坚持传统求圆满?来评论区聊聊你的“婚礼生存法则”吧! 信源: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