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执法,点亮生活希望之光 城市的街头,一场充满温情的交通执法,如同一束光,照亮了人心。 那天,交警巡查时,发现一辆面包车后轮被压得几乎贴地,车头高高翘起,明显超载。交警果断将其拦停,司机是位五十多岁的农民工,黝黑脸上满是紧张,粗糙双手死死攥着方向盘,迟迟不敢下车。 打开后备厢,满车厢的瓷砖让交警震惊。农民工慌忙解释,自己为省油钱才多拉。交警严肃指出超载危险,农民工额头冒汗,不住鞠躬恳求别追究。 就在交警准备开罚单时,农民工突然崩溃大哭:“我有胃癌晚期,每月吃药两千多,孩子还在上大学,只想多赚点钱给孩子留个念想……”原来,去年妻子因病去世,全家就靠这辆破面包车维持生计,自己时日无多,心中满是不舍与无奈。 交警眼眶也红了,他转身拿来纸巾和矿泉水,轻轻拍着农民工肩膀:“这次给您警告处理,但得答应我两件事,一是马上联系其他车辆转运瓷砖,二是明天必须去医院复查。”农民工捧着矿泉水的手颤抖不已,放声大哭,这哭声里有委屈、有被理解的感动,更有对生活的最后一丝期待。交警默默站在一旁,待其情绪平复,又帮着联系了货运车辆。 这场执法,没有冷冰冰的“依法办事”,而是设身处地的“将心比心”。交警在坚守法律底线的同时,用柔性执法传递着温暖与关怀,让农民工在绝境中看到了希望。它让我们明白,规则可以刚性,但执法必须有温度,制度可以严格,但人心必须柔软。人性化执法 最好的执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