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没钱,没地,城市一片废墟,为何马克龙还要卖战斗机给乌克兰? 谁能想到,乌克兰都打成这德行了,不少城市炸得坑坑洼洼,老百姓过日子都得精打细算,居然还能签下一百架阵风战斗机的大单子? 这事儿听着就离谱,可就在11月17号,泽连斯基跑到欧洲跟马克龙一合计,不光签了阵风的购买意向书,连防空系统和无人机都打包带上了,粗粗一算这单生意值两百亿美元往上,简直是把人看傻了。 明眼人都知道,现在的乌克兰压根没底气掏这笔钱。打了这么久仗,GDP跌得一塌糊涂,财政收入连民生支出的一半都覆盖不了,士兵的工资、前线的弹药,全靠欧洲各国输血续命,说白了就是个靠援助过活的主儿。 就这经济状况,别说两百亿美元的战机了,可能连战机的维护费都掏不出来。可马克龙偏偏就敢接这单,难道是法国钱多到没地方花,想做慈善?显然不是,这里面的门道可深了去了。 要说这钱的事儿,其实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乌克兰自己肯定掏不起,真正的买单方十有八九是欧盟。 可问题是,欧盟这些年援乌早就花了不少钱,前前后后算下来快两千两百亿美元了,里面有财政补贴、军事援助,还有人道主义物资,不少成员国自己的经济都有点吃力,哪还有闲钱再拿两百亿出来买战机?这时候就有人盯上了一笔特殊的资金——冻结的俄罗斯资产。 自打俄乌冲突开始,欧盟就联合美国冻结了俄罗斯差不多三千亿美元的海外资产,光欧洲清算银行就托管着一千九百三十亿欧元,这里面大部分是俄罗斯央行的主权资产。 之前欧盟就有过想法,把这些资产产生的收益拿来援乌,今年十月更是通过法案,把每年大概三十亿欧元的收益里九成拨去买武器,十一月初第一批钱都已经划出去了。 这次马克龙敢签这么大的单,估计就是摸准了欧盟会从这笔钱里想办法,要么直接用收益兜底,要么就从冻结的本金里打主意,反正不用法国自己全额掏腰包,风险早就分摊出去了。 当然,光有钱的事儿还不够,马克龙敢下这么大的赌注,更重要的是盯着俄乌停火后的那盘大棋。乌克兰现在是惨,但只要冲突一停,重建就是个天文数字的大工程,不管是修公路铁路,还是建厂房电站,都是实打实的商机。 马克龙这时候卖战机,说白了就是提前投资,用武器换未来的入场券。你想啊,乌克兰拿不出钱,除了靠欧盟兜底,肯定还得拿出点实际的东西做抵押,而这些抵押很可能就是战后重建的优先权。 法国的军工、基建行业都是强项,现在给乌克兰送战机送防空系统,相当于提前跟乌克兰绑在了一起。等冲突结束,乌克兰要修机场、建防空网,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法国;要升级军工体系,达索公司自然是首选。 到时候那点战机钱,说不定靠几个重建订单就赚回来了,这可比单纯卖武器划算多了。而且马克龙这么一搞,还能在欧盟里树立起领头羊的形象,之前欧盟对乌援助总是跟着美国的节奏走,这次法国主动站出来签这么大的单,等于告诉其他成员国,欧洲的事欧洲自己能做主。 更别说这单生意对法国自己的好处了,阵风战机虽然名气大,但这些年国际订单一直不太景气,达索公司的生产线都快闲下来了。一下子拿到一百架的订单,生产线能开足马力运转,还能带动上下游的零部件企业、维修服务行业,解决多少就业岗位? 这对马克龙来说可是实打实的政绩,不管是国内的军工集团还是普通民众,都能捞到好处,支持率自然也能往上走。而且战机卖到乌克兰,等于在实战场上给阵风做广告,要是表现得好,以后其他国家采购战机的时候,肯定会优先考虑这款经过实战检验的机型。 当然,这事儿也不是板上钉钉,毕竟只是意向书不是正式合同,后面还得欧盟各国点头同意掏钱,俄罗斯那边也肯定会强烈反对,甚至可能出台反制措施。 但不管怎么说,马克龙这步棋走得是真够精明的,表面上是支援乌克兰,实际上是把欧盟的钱、乌克兰的未来商机和法国的利益绑在了一起。既讨好了美国和欧盟的主流阵营,又给自家军工找到了活路,还为法国抢了战后重建的先手,一举多得。 所以说,别以为马克龙是好心办善事,也不是脑子发热,人家心里的小算盘打得比谁都精。乌克兰没钱没关系,有欧盟兜底;没地抵押也不怕,有战后的重建蛋糕等着分。 这两百亿美元的订单,看着是卖武器,实际上是一场关乎未来几年欧洲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的大布局,不得不说,马克龙这波操作,确实有够厉害的。 至于这一百架阵风最后能不能顺利交付,冻结的俄资产能不能真的拿来买单,只能等着看后续的发展了,但有一点能肯定,法国绝对不会做亏本的买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