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首相对台海问题大放厥词,但是,日本真有挑战中国的资本吗? 我们从经济角度

马力在知群 2025-11-20 17:07:29

日本新首相对台海问题大放厥词,但是,日本真有挑战中国的资本吗? 我们从经济角度来看看,日本到底有多依赖中国。 先看一个最讽刺的领域:半导体。 全世界都知道美国在逼着盟友围堵中国芯片产业,日本是那个喊得最响的跟班。限制出口令一份接一份,貌似要把中国半导体产业扼杀在摇篮里。但现实是:日本半导体巨头东京电子在2024财年,有接近50%的营收来自中国市场。哪怕到了2025年,在美国层层加码的制裁下,这个比例预计依然会维持在30%以上。 也就是说,一家世界级的日本高科技公司,每赚100块钱,就有40块钱是中国人给的。如果中国人真的不和他们做生意了,东京电子的股价腰斩都算是轻的,整个日本半导体设备产业链会直接崩盘。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中国搞成熟制程芯片的爆发式扩产,买走了日本大部分的光刻机涂胶显影设备。日本政客在台前喊打喊杀,日本企业在幕后拼命发货。而中国需求的快速扩大,也在推动中国本土产业的发展。现在这些设备和材料要从日本采购,但是一旦双方真正关系恶化,中国自己搞出来只是时间问题。 如果你觉得搞不出来,想想 AI,这个领域我非常熟悉。在2025年之前,全世界都觉得只有美国人处在 AI 最领先的位置,结果中国一个又一个的开源大模型杀出来。所以,日本要掂量一下,以后还想不想赚到中国的钱了。 再来看看被日本媒体吹上天的「去中国化」供应链。 这两年,所谓的「中国加一」成了日本企业的政治正确,也就是在中国之外再找一个供应链渠道。优衣库、索尼纷纷去越南、印度设厂。表面上看,日本对中国的依赖降低了。但是,根据国际供应链的研究,越南出口到日本的产品中,核心零部件和原材料,依然有极高比例来自中国。日本企业只是把中国制造在越南过了一次水,贴了个越南制造的标签,最后还是运回了日本或卖到了美国。 如果中国的产业链真的那么容易被替代,美国早就替代了,都别说日本了。 更致命的是原材料。虽然日本政府拼命想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甚至去深海挖泥巴找矿,但截至2025年,日本依然有约60%的稀土依赖中国。没有这些稀土,丰田的混动车造不出来,发那科的工业机器人动不了。 日本引以为傲的汽车工业,虽然在中国市场销量暴跌,但它的供应链依然深植于中国。中国的电池技术、车载大屏、智能座舱系统,已经成了日本车企不得不采购的标准件。过去是日本把零件卖给中国组装,现在是日本车企为了活下去,必须采购中国的核心零部件。这种攻守之势的逆转,才是日本商界最大的恐慌。 还有一个最直观的数据:谁在给日本的消费续命? 2024年,访日外国游客消费额突破了8万亿日元,创下历史新高。在日元贬值成废纸的今天,这笔钱是日本零售业和服务业的救命稻草。这其中,中国大陆游客消费额高达1.7万亿日元,占比超过20%,稳居第一。虽然从人数上看,韩国游客更多,但韩国人去日本主要是吃便利店、住胶囊旅馆;而中国游客去日本是扫货奢侈品、住高端酒店。一个中国游客的消费力,顶得上好几个其他国家的游客。 所以这次,中国游客不去日本了,机票纷纷取消了,表面上一些日本人在酸,说不去才好,反正他们觉得游客太多。但是实际上,中国游客不去了,银座的百货商场、京都的百年老店,日子都要难过了。这些酸的人,他们是不直接从旅游里赚钱,但是那些真正做旅游产业的,从旅游里赚的钱,给日本交的税是实实在在的。 这就是现在的局势。 日本现在处于一种极度精神分裂的状态。一方面,他们不断挑衅中国,给美国递投名状,还想趁机摆脱二战后的枷锁,但是经济上,日本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岛国,它的生存逻辑是中间商——进口原材料,加工成高科技产品,然后卖给全世界最大的市场。 目前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替代中国世界工厂+世界市场的双重地位。印度不行,它的基础设施和熟练工人都差太远;东南亚也不行,体量太小且碎片化。而美国,已经从高峰走向了衰退通道。 所以,日本这次又想通过挑衅中国来赌国运,他们赌错了,会输的很惨。日本经济

0 阅读:2

猜你喜欢

马力在知群

马力在知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