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被我猜中了 俄罗斯媒体抛出一句硬话:若东方大国一味退让,跟风挑衅的势力只会越来越多;唯有守住红线、让挑衅者付出代价,才能换来真正的尊重与平静。 这番看似充满火药味的表述,恰恰在俄乌冲突的三年博弈中得到了印证,莫斯科从最初的克制到后来的坚定划界,用现实经历说明:国际博弈中,无底线的妥协换不来和平,只会纵容贪婪。 俄媒这话听着刺耳,却是戳破现实的大实话。我关注国际局势这些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你越想息事宁人,别人越觉得你好欺负。俄乌冲突初期,俄罗斯想着“速战速决、点到为止”,结果换来了无休止的援助和持续升级的袭击,这就是妥协的代价。 国际社会从来没有“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童话。王毅外长早就亮明“三个绝不允许”的立场,可总有人揣着明白装糊涂。欧盟一边喊着“合作共赢”,一边跟着搞技术封锁;日本嘴上说“维护地区稳定”,转头就在涉台问题上大放厥词,本质都是觉得能从退让中捞好处。 中国的红线从来不是说说而已,这一点我越看越有底气。中方明确划定的“四条红线”里,台湾问题是核心中的核心,谁碰谁就得付出代价。之前立陶宛跟着反华,结果经济合作全面受限,最后还不是悄悄调整姿态?这就是硬气的好处。 很多人觉得“以和为贵”就是忍气吞声,其实大错特错。真正的和平,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而尊重从来不是让来的。就像邻里相处,你一味忍让只会让对方得寸进尺,明确底线、果断反击,反而能换来相安无事。 对付挑衅者,就得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欧盟想在稀土问题上卡脖子,却忘了90%以上的提纯技术掌握在我们手里;美方想搞科技封锁,结果自家企业因为断供损失惨重。这说明,只要攥紧核心优势,再嚣张的挑衅者也得掂量掂量。 我始终相信一个道理:大国的尊严,是靠实力和决心挣来的。中国从不主动惹事,但也绝不怕事。那些觉得我们会为了“和气”放弃核心利益的人,根本不懂中国的底线,更不懂“绥靖换不来和平,妥协得不到尊重”的历史教训。 国际博弈就像一场拔河,你松一寸,对方就进一尺。俄乌冲突的三年、中美关系的起伏,都在反复证明:守住红线才不会被轮番拿捏,敢打敢拼才能赢得真正的平静。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