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大学教授戴旭大校对要不要先开第一枪有这样的见解:“中国不能再沉醉于和平,敌人

乐瑶生活 2025-11-26 16:25:32

国防大学教授戴旭大校对要不要先开第一枪有这样的见解:“中国不能再沉醉于和平,敌人都打到家门口了,还纠结谁开第一枪有何意义,如果这个世界讲道理能解决问题还拿军队做什么?战争不能在本土发生,要拒敌人于国门之外!”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谁先开第一枪"这一话题一直是国防战略中的讨论焦点,尤其是在中国,过去由于国力的限制以及国际舆论的压力,"不先动手"的原则曾是许多国防政策的基石。   但今天,随着国力的崛起和全球战略格局的变化,我们是否还能继续坚持这个看似理性,却可能陷入被动的思维?   戴旭教授在对中美摩擦的点评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中国不能再沉醉于和平的幻想,当对手已经逼近,纠结谁先动手是毫无意义的,真正的战略应当是将敌人拒于国门之外,避免战火在本土燃起。   这一观点深刻反映了当今中国在面对复杂国际局势时所需要的战略思维转型,过去的“被动防御”,已经不适应当今世界的安全环境,尤其是在面对隐形且逐渐逼近的威胁时。   在20世纪,面对美国及其盟军在朝鲜半岛的压迫,中国最终决定出兵,借此打破局面,赢得了几十年的和平,这一历史经验充分表明,单纯依靠“讲道理”并不能解决问题,尤其是当对方并不买账时。   今天的国际环境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安全威胁的形式变得多样化,战争的形态也不再是单纯的兵器对抗,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网络攻击、经济封锁、技术封锁甚至舆论战,已成为敌对国家施加压力的工具。   这些手段在没有打响第一枪的情况下,就已经有效削弱了目标国的安全和发展潜力,美日在南海、台海等地区的行为,实际上就是通过这些非军事手段不断试探中国的底线。   面对这样的复杂局面,再坚持“先不动手”的思维,就等于在等待敌人逐步侵蚀自己的核心利益。   中国的军队和国防力量,早已不是新中国刚成立时的样子,随着国防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中国的军事实力已经跃升为全球重要的力量之一,正是这些力量,给予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更多的话语权和战略定力。   有些人可能认为,这种积极的防御策略意味着放弃和平发展道路,甚至可能使得中国陷入“好战”的误解,可事实并非如此,中国一直在坚持和平发展的理念,但和平不是没有底线的妥协。   面对美日及其他西方国家日益增多的经济和军事压力,维护和平的前提是拥有足够的反制能力,只有当潜在对手知道,如果发动冲突,中国将毫不犹豫地做出反击,这样的威慑力才会真正有效。   中国的外交政策从来没有改变过,那就是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争端,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会在任何情况下都低头。   过去的经验教训已经告诉我们,过于依赖“讲道理”来解决问题,最终可能让自己陷入被动,甚至丧失战略主动权。   现代中国的崛起,给了我们应对国际挑战的底气和信心,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军力的加强,中国在全球博弈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无论是核武器的战略威慑,还是高科技武器的研发,中国的防御能力已经达到了新的高度。   所以面对挑衅,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让其付出代价,中国始终站在正义一方,决不允许任何国家在中国的核心利益上做文章,如果日本继续挑衅,中国必将以坚决的行动回应,让任何侵犯行为无法得逞。   对此,大家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积极讨论!

1 阅读:389

评论列表

赶路人

赶路人

1
2025-11-27 02:18

和平年代鹰派不是主角!

白饭粒

白饭粒

1
2025-11-27 00:07

围棋中的死活题有扩大眼位,倭寇正在扩大眼位做活!我们应该马上缩小其眼位并点杀它!还想留它过年吗?

猜你喜欢

乐瑶生活

乐瑶生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