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日本要吸取从甲午战争到918再到77事变的经验教训。中国总是退,总是忍让;最让

微笑着前行 2025-11-26 21:23:36

对日本要吸取从甲午战争到918再到77事变的经验教训。中国总是退,总是忍让;最让人头疼的是,中国从来没有灭亡日本的军事计划与准备。整个社会整个国家都是过分的善良和平。 但是日本1000年来,制定的灭亡中国的计划和实际准备却是非常充分。我们就是把日本人想的太好了,从来都是;所以1000年来一直吃亏。 不少上年纪的人都听过祖辈讲倭寇的故事,那些拿着倭刀的强盗在东南沿海烧杀抢掠,百姓躲在草垛里连哭都不敢出声。这并非虚构的传说,而是明朝嘉靖年间持续近百年的“倭患”实录。当时日本处于战国乱世,战败的武士、浪人与沿海奸商勾结,组成武装集团袭扰中国东南沿海,从辽东到广东的海岸线无一幸免,仅浙江一省在嘉靖三十四年就有近两万百姓死于倭寇屠刀之下。 明朝廷虽多次派兵围剿,但初期因海禁政策导致海防废弛,加之军队战斗力低下,往往屡战屡败。直到戚继光组建“戚家军”,推行鸳鸯阵等针对性战术,才逐步扭转战局,可这场拉锯战已让东南沿海的经济遭到毁灭性打击,无数家庭家破人亡。值得深思的是,当时日本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力量,仅靠散兵游勇就给中国造成如此重创,本质上是其扩张野心的早期暴露。 进入近代,日本的侵略计划愈发系统化。1868年明治维新后,日本确立“大陆政策”,将侵占中国、朝鲜等亚洲国家作为基本国策,随后便开始有步骤地实施。1894年甲午战争,日本精心策划丰岛海战,以突然袭击挑起战争,而清政府战前寄望于列强调停,战争中指挥失当,最终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及澎湖列岛,赔偿白银两亿两。这场战争的失败,不仅让日本获得了巨额战争红利,更坚定了其灭亡中国的野心。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仅以数千兵力就占领了中国东北三省,这背后是其长期的情报搜集与军事准备,而当时的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寄望于国际联盟的干预,最终导致东北沦陷长达14年。期间,日本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推行奴化教育,疯狂掠夺煤炭、钢铁等战略资源,数百万东北同胞沦为亡国奴,遭受了残酷的压迫与剥削。 七七事变的爆发,更是日本全面侵华计划的必然结果。自1931年起,日本不断在华北制造事端,蚕食中国领土,而国民政府的一再忍让,并未换来和平,反而让日本认为中国软弱可欺,最终发动全面战争。八年抗战中,中国军民伤亡超过3500万,经济损失达5000多亿美元,无数城市化为焦土,这都是“以和为贵”的善良被侵略者利用的惨痛代价。 历史已经证明,对侵略者的忍让,就是对自身的残忍。中国从未有过灭亡日本的企图,始终秉持和平共处的理念,但这种善良必须建立在强大的国防实力之上。如今,我们铭记历史并非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要认清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本质,时刻保持警惕。只有自身足够强大,才能震慑任何觊觎之心,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微笑着前行

微笑着前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