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还是发生了!”湖南长沙,一幼儿园老师为了筹备活动,在小女孩脸上贴了装饰贴纸,放学回家后,女孩脸上出现轻微红斑,但是家长并未重视,几天后,红斑的范围迅速扩大,破溃后糜烂结痂!网友:一看就是三无产品。 据第一眼新闻11月26日报道,幼儿园要搞个活动,老师为了让孩子们看起来更可爱,就从网上买了一堆亮晶晶的装饰贴纸,给每个孩子脸上都贴了一个。 朵朵脸上也被贴了一张,当时高高兴兴的,没觉得有啥不对劲,可问题就出在放学回家之后,朵朵的妈妈接她回家,洗脸的时候才发现,贴贴纸的地方有点发红,起了一些小红斑。 当妈的一看,心想这可能是贴纸不透气捂的,或者是胶水有点刺激,小孩子皮肤嫩,过一两天自己就好了。 估计大多数家长碰到这种情况,第一反应都跟她差不多,毕竟谁会把一张小小的贴纸想得那么严重呢?所以,家里人也没当回事。 可谁也没料到,事情的发展完全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接下来的几天,朵朵脸上的红斑非但没有消退,反而像是被点燃的野火一样,迅速蔓延开来。 原来只是贴纸大小的一块红,后来变成了一大片,颜色也越来越深,看着就吓人,小女孩痒得不行,总是忍不住用手去抓,结果越抓越严重,红斑的地方开始破皮、流黄水,最后烂了一大片,结上了一层厚厚的黄痂。 原来那个漂漂亮亮的小姑娘,脸上挂着这么一大块烂疤,看着就让人心疼,这下,家里人彻底慌了神,赶紧抱着孩子往医院跑。 到了医院,医生仔细检查了伤口,又问了来龙去脉,很快就给出了诊断结果:急性接触性皮炎,说白了,就是皮肤对某种东西产生了非常强烈的过敏反应,而那个罪魁祸首,医生指明了,就是那张看似无害的幼儿园贴纸。 这个诊断结果让朵朵的家人又气又悔,气的是一张小小的贴纸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威力,悔的是当初为什么没有第一时间重视起来,要是早点处理,孩子是不是就不用遭这么大的罪了。 医生推测,这种廉价的贴纸,为了让颜色更鲜艳、粘性更强,很可能添加了超标的甲醛、苯,甚至还有一些重金属成分。 这些化学物质对于成年人来说可能没什么大事,但对皮肤屏障还没发育完全的小孩子来说,简直就是毒药。 长时间贴在脸上,这些有毒物质就通过皮肤渗透进去,引发了这么严重的炎症反应,这件事在网上传开后,很多当爹当妈的都坐不住了。 一位网友说得特别直接:“一看就是三无产品!这种往孩子脸上糊的东西,怎么能图便宜随便在网上买呢?当老师的也太没责任心了!” 还有的家长分享了自己的经历,说自家孩子也因为贴纸过敏过,但都没这么严重,只是起了一点红疹,撕掉后涂点药膏就好了,朵朵这个情况确实太吓人了。 这让我们明白,同样的东西,用在不同孩子身上,反应可能天差地别,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其实,这起事件给我们所有人都敲响了警钟。 幼儿园用贴纸奖励孩子,这本身是个不错的激励方法,孩子们也喜欢,但问题在于,这些直接接触孩子皮肤的东西,它的安全性到底由谁来把关? 很多幼儿园为了节省成本,可能会从一些非正规渠道采购这些小文具,根本不会去查什么质检报告、安全标准。 他们可能觉得,一张贴纸而已,能出多大事?可事实摆在眼前,就是这“一丁点儿”的疏忽,就可能给一个孩子和家庭带来无法挽回的伤害。 那张脸上的疤,就算以后能治好,会不会留下永久的印记?孩子心理上的阴影又该怎么抚平?我们总说要保护孩子,但这种保护不应该只停留在嘴上,更应该落实在每一个细节里。 给孩子买吃的、穿的、用的,尤其是这种会直接接触皮肤的玩具和文具,真的不能只看样式好不好看,价格便不便宜。 一定要去正规的商店,买那些有品牌、有合格证的“儿童专用”产品,可能价格会贵一点,但这份安全保障是无价的。 我们作为家长,多花那几块钱,买的是一个心安,是为孩子的健康上一道保险,这件事也提醒了所有的学校和幼儿园,在组织活动或者日常教学中,任何要给孩子使用的物品,都必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不能因为东西小、价格低就掉以轻心。 从源头上把控采购渠道,建立严格的物品准入标准,这是对每一个孩子应尽的责任。 希望朵朵的经历能成为一个深刻的教训,让类似的悲剧不再重演,毕竟,孩子的健康和安全,比任何一场热闹的活动、任何一句廉价的表扬都重要得多。 信源:第1眼新闻2025-11-26——3岁女童贴贴纸后面部糜烂被确诊急性接触性皮炎,老师悔:只是想让孩子更可爱,没想到这么严重。医生提醒:要选择正规产品、提前进行皮肤测试、粘贴时间不宜过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