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较真:“水货”荣誉的现形记 一份中文版红头文件从俄罗斯径直传来,直指国内某大学“首席科学家”,公开质询其2025年外籍院士头衔的当选资格。这般操作,堪称以全球共睹的强硬姿态,将虚妄当众拆解,凌厉又直白。 在国内圈子里,学术包装与光环营造早已是心照不宣的潜规则。各类头衔荣誉听起来唬人,外人难辨虚实。可当有人试图将这套“玩法”搬上国际舞台,妄想镀上最耀眼的金辉时,却遭遇了最直接的打脸——人家根本不吃这一套。 俄罗斯方面特意用中文发布公告,就是要让当事人及其背后的相关方看得一清二楚:这里绝不接纳“水货”。曾经简历上最光鲜的一笔,顷刻间沦为最响亮的一记耳光,非但没给学校增光,反而让校方颜面尽失。 说到底,人最可悲的不是能力不足,而是自身平庸却硬要装作顶尖,还敢在更大的国际舞台上招摇。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纸终究包不住火,虚妄的光环在较真的目光下终将破碎。

盖尔齐
听说俄罗斯博士学位很难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