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有段视频火了,新加坡代表在欧美节目里说“我们不喜欢中国”,结果主持人笑着

自由要自由的鱼 2025-11-28 10:16:28

最近网上有段视频火了,新加坡代表在欧美节目里说“我们不喜欢中国”,结果主持人笑着回怼:“白人喜欢你们,跪着就行。”这话听着刺耳,但确实戳中了不少暗箱操作。 我把完整片段找出来看了两遍,镜头切得很碎,前后铺垫都被剪没了。那位所谓代表更像智库嘉宾,主持人抖梗为了抓眼球,现场笑是有,尴尬也是真的。 别被一句“喜欢不喜欢”带偏。外交不是谈恋爱,是算账。谁给航道,谁给市场,谁给保险通道,谁说了算,嘴上就会拐弯。 新加坡的算盘很清楚:港口靠全球航运,金融靠美元体系,制造靠外资链条,订单又离不开中国工厂。两边都要,所以话不能说死。 看过去几年,他们让美军用樟宜,买美国装备;同时签RCEP,承接中国资金与游客;对台海和南海表述谨慎,芯片设备遵循美国清单。步子不大,但每一步都在留后路。 主持人的那句狠话,本质是在逼站队。小国不交卷,就用羞辱感拉收视。观众笑完,矛盾还在。真正被戳到的,是“规则在谁手里”的不安。 这事后续怎么走?大概率是各方各说各的:节目组称娱乐效果,当事人强调个人观点,新加坡官方降温。舆论会吵两天,然后被下一个热点淹没。 我更关心另一面:航运保险、美元清算、高端设备许可,这些卡在别人手里时,任何一句嘲讽都能变成现实压力。反过来,当技术、供应链、金融工具在自己手里,别人再挤兑,也只能干巴巴。 所以与其盯着一句“跪着”,不如琢磨如何让别人“跪不住”。芯片要补,标准要定,港口航线要稳,多元结算要铺。你强了,别人自然客气。 还有个细节别忽视:这类节目是生意,需要情绪与标签。把新加坡塑造成“墙头草”,把中国塑造成“被讨厌”,话题就有了。别按他们的剧本走。 如果下期换成另一个东南亚国家,主持人问同样的问题,答案会变吗?当镜头关掉,他们真正盘算的还是成本、风险和筹码。你觉得呢,这段表演,你更在意谁的肩膀在抖,还是谁的手在握牌?

0 阅读:200

猜你喜欢

自由要自由的鱼

自由要自由的鱼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