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蒋介石去台湾的六十万国军,基本绝后了,足见老蒋毫无格局。但凡他让这几十万军人

不负赋墨尘 2025-11-28 10:16:49

跟着蒋介石去台湾的六十万国军,基本绝后了,足见老蒋毫无格局。但凡他让这几十万军人娶妻生子,民进党根本起不来,台湾省还是蔣家说了算,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他自我阉割自己的基本盘?这六十万人如果按照解放后大陆的生育率,目前起码能变成数百万人。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蒋介石当初带着六十万国军撤退到台湾时,士兵们普遍年轻,年纪大多在十八至四十岁之间。   国民党和蒋介石的承诺是“暂时撤退”,他们认为只要等到战争结束,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反攻大陆的梦想就能实现。然而,现实却与他们的预期背道而驰。这次撤退,成了他们一生的终点,也成为了台湾历史中的一个悲剧。   这些士兵和家属几乎没有什么准备,只是急匆匆地跟着蒋介石来到台湾,带着对家乡的依恋和期待,心里想着“很快就能回去”。   但是,当他们一到台湾,才发现这片岛屿与故土有着太多的差异,食物、气候、语言都让他们感到陌生和不安。尤其是,台湾民众对他们的态度并不友好,许多人将他们视作“外来者”。   随着时间的推移,蒋介石并没有如承诺般实现反攻,反而越来越多的国民党士兵发现,自己已经无法回到原来的生活,甚至连与亲人联系都变得困难。   就这样,他们在台湾扎下了根,却也陷入了一个漫长的等待和失望的过程。   蒋介石及其政府当时采取了严格的管理措施,其中最具争议的便是婚姻限制。   根据1950年代初期出台的《戡乱时期陆海空军军人婚姻条例》,仅有28岁以上的军官才能结婚,普通士兵根本没有结婚的资格。这样的政策,直接剥夺了士兵们的结婚和成家的权利。   为什么蒋介石会出台这样的规定呢?官方的解释是为了保持军队的战斗力,防止士兵在面对敌人时分心,保持高度的集中精神。   其实,这种说法在当时或许有些道理,但从长远来看,这个政策给这些士兵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年轻的士兵们,正处于人生的黄金年龄,本应该有机会结婚生子,建立自己的家庭。但政策却把他们的婚姻和生育计划按下了暂停键。   许多人错过了最佳的婚育年龄,等到政策松动时,许多人已经接近四十岁,身体和精力早已不再适合成家。   更糟糕的是,这些士兵在台湾的社会地位很低,找配偶也成了难题。本地的台湾姑娘大多不愿意嫁给这些外省的士兵,甚至有些人觉得他们的家庭条件差,经济状况不好,生活习惯也很不同。   尽管退役后,这些士兵被称为“荣民”,并且享有一定的福利待遇,但大部分人的生活依旧困窘。   1954年,台湾政府成立了“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为退役士兵提供工作机会,安排他们从事修路、农场等体力劳动。这个委员会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这些“荣民”安置生活,但实际上,许多士兵依然无法融入台湾社会。   最具代表性的建设项目是修建中横公路,这条公路从台中穿越中央山脉,通向花莲,全长近300公里。   为修这条路,老兵们几乎用生命在施工,工具简陋,只依靠十字镐和炸药,工作条件极其艰苦。根据官方统计,约有300名老兵在修路过程中丧生,然而实际上,死伤人数可能更高。   虽然这条公路的修建为台湾的交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参与修建的老兵,却在艰苦的劳动中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更重要的是,这些退役士兵并没有得到足够的社会认可,他们在台湾本地人眼中,仍然是外省人,是“老芋仔”,没有融入本地社会的机会。   蒋介石当时对这些退役士兵的态度显得过于冷漠。他只把他们当做反攻大陆的“工具”,而忽视了他们作为个体的需求和情感。   蒋介石的决策并没有为这些士兵的未来做出长远的规划,尤其是对他们成家立业、传宗接代等问题没有提供有效的支持。禁婚令、延迟退役和缺乏社会福利等一系列政策,让这些士兵的人生几乎断送。   更重要的是,这些退台国军本应成为国民党最忠诚的支持力量。假如他们能够结婚生子,形成庞大的后代群体,那么他们的子女将成为国民党长期的“铁票仓”,帮助国民党巩固政权。   然而,由于这些士兵的婚育问题,外省人口逐渐减少,导致国民党的基本盘不断萎缩。   蒋介石的短视,使得本应成为国民党强大支持的退役军人群体,最终在台湾逐渐消失,民进党得以崛起,逐渐蚕食了国民党在台湾的政治影响力。   民进党能够崛起,并最终夺取政权,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外省人口比例的下降。随着这些退台军人的后代人数越来越少,国民党的支持基础逐渐萎缩,民进党抓住了这一点,开始大力推进本土化政策,强化台湾本省人的认同感,利用省籍矛盾迅速吸引选民支持。   1987年,台湾政府开放探亲,许多老兵终于能够回到大陆探望家人。回去后的场景充满了悲伤和遗憾,许多老兵发现他们已经和家乡完全断了联系,亲人已经去世或疏远。这个时候,老兵们才意识到,他们的“返乡梦”几乎已成为不可能实现的愿望。

0 阅读:2

猜你喜欢

不负赋墨尘

不负赋墨尘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