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彭博社透露,昨天在阿布扎比举行的美俄代表谈判会议中,据称是特朗普特使惠特科夫和普京助理乌沙科夫之间一段对话。 惠特科夫:“还有一件事:泽连斯基周五会来白宫。我会去参加这次会议,因为他们希望我在场,但我想,如果可能的话,我们会在周五的会议之前给你的老板打电话。” 我把这段话反复看了几遍,不像随口聊天,更像有人故意往外放风。周五的电话,是信号弹还是烟幕弹?阿布扎比的会后,美俄都需要给国内交代一套说法,这种“泄露”刚好能制造预期、试探对手反应。 我给在基辅的朋友发消息,他说这两天信息洪水一样,真假混着来,朋友圈里都在转。战争拖到这种阶段,信息战比炮火更密集。欧洲也很焦虑,能源和安全问题叠加,选民不耐烦,政策口号越喊越硬,但实际动作却在犹豫。 我不相信会在白宫当天就宣布大结局。真正的交易往往在灯灭之后签,台上说的是姿态,台下谈的是数字。看点在于:会不会出现一个“先停火再谈判”的临时框架?乌克兰能不能拿到可验证的安全担保?俄方是否换取某个临时管控区和解除部分制裁? 从特朗普阵营的思路看,更像是把欧洲放在等候室,要求出钱但减少话语权。欧洲的高分贝表态,派兵、入约这类说法,很多是姿态管理。真要动兵,国内许可、后勤、法律风险一个都绕不过去。 我担心的是,信息战把人搞麻木后,公众会接受任何看起来像“快结束”的方案。这样细节最容易被忽略。边界线怎么定?赔偿怎么算?重建资金谁来管?战争罪行怎么追责?如果这些被省略,后患还会回来。 有个悬念我一直盯着:周五前夜,乌沙科夫到底会不会接到那通电话?如果接到了,俄方会不会立刻放出“我们愿意和平,是对方拖延”的版本来抢占舆论高地?如果没接到,美方是否继续放更多“料”逼对方让步?这几天新闻的走向,其实就是谈判的筹码变化。 我的判断是,短期可能出现停火窗口,但不会是全面和平。战线大概率冻结,话题转到资金、安全安排和监督机制。市场会先给出乐观反应,粮食和能源价格可能短暂回落,但别把这当成安全区,边线随时可能再起火。 说到底,选择不完美的停火,还是继续硬撑到所谓“完全正义”,不是推特投票能决定的。普通人要面对的是电费、房贷、工作和孩子的未来。你更看重马上止血,还是更长的正义清算?欢迎在下面说说你的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