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同小区开小米SU7的小董换胎遭了“堵”——左前轮6月扎了凑合补的,国庆

先域番神 2025-10-11 16:02:08

国庆期间,同小区开小米SU7的小董换胎遭了“堵”——左前轮6月扎了凑合补的,国庆回老家停院子一晚上,胎侧鼓了包,老家店说20寸米其林Pilot Sport EV没备货,得从外面调,啥时候能换上没谱。更闹心的是,这胎一条要2500块,换四条得小一万,搁以前这是50万以上豪华车才有的换胎成本,现在二十来万的新能源车都用上了,车主们都调侃“轮胎刺客”,两千块四条胎的日子早成老黄历了。 其实这不是小董一个人的事儿。新能源汽车比燃油车重两成(电池“死重”闹的),电机瞬时扭矩大,轮胎磨损得比燃油车快;车主又追求静音,用的发泡橡胶轮胎不耐磨,过个碎石路都得提心吊胆。这些事儿搁轮胎企业那儿是商机,可对车主来说就是“花钱买罪受”——以前换胎是“例行公事”,现在成了“割肉”。 小董最后跟我说:“要不试试国产胎?”其实国产胎早不是以前的“低端货”了,赛轮、中策的同规格胎,数据和外资胎差不离,一条能便宜四五百,四条下来省两千。可多数车主换胎时都犯“懒”,照着原配品牌换,觉得“原厂选的绝对没错”,不愿意花时间琢磨国产胎的好。 今年国产轮胎企业倒挺“给力”——赛轮销售额涨了21%,中策也涨了9%,比外资品牌(米其林跌5.95%、固特异跌6.7%)强多了。可问题是,国产胎要想真正“上位”,得从新车装车开始。要是整车厂都用国产胎当原配,车主买车时就习惯了,换胎时自然不会再盯着外资品牌。 现在橡胶价格倒回落了(东南亚割胶旺季到了,国储也抛了储),可“轮胎刺客”的根儿还是供应链没跟上。新能源汽车需要的高性能、低成本轮胎,正好给国产胎留了个“换道超车”的窗口。就看国产企业能不能抓住,把“性价比选项”变成车主的“必选”。 你换胎时会选国产胎吗?

0 阅读:0
先域番神

先域番神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