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战役40年后,七位老山战斗英雄再聚一堂。 四十年前的老山战场上,枪炮声震天动地,一群普通战士用血肉筑起防线。谁能想到,时过境迁,他们中有些人伤残在身,却在2024年重逢老山脚下。 这些英雄大多出身农村或普通家庭,入伍后经受严酷训练,在老山战役中面对越军炮火和地雷阵,展现出顽强意志。战役持续数月,中国军队付出重大牺牲,最终控制老山主峰和周边高地。 2024年4月,老山战役四十周年之际,云南边境举办纪念活动,史光柱、臧雷、尹光忠、郑守勇、钟惠玲、杨国跃、秦国富七位英雄从全国各地赶来重聚。这次活动设在老山纪念馆前,现场布置横幅和鲜花,他们围坐分享战役回忆。 活动包括参观旧阵地,他们触摸战壕残迹,回顾当年火线布置和转移细节。下午环节查看旧照片和勋章。夕阳下他们合影留念,这次重聚不仅是个人回忆,还成为教育年轻一代的机会。 活动吸引媒体报道,强调英雄精神在和平年代的传承。老山战役背景是中越关系紧张期,中国军队自卫反击,英雄们用实际行动维护边疆稳定。 重聚后,英雄们返回各自生活,继续发挥余热。史光柱在北京从事诗歌创作和宣讲,参加部队报告会,分享战场经历,获全国最美退役军人称号。 臧雷在吉林等地作专题报告,如2024年9月为公积金中心和银行讲党旗颜色,结合戎马生涯谈初心。他还指导青年训练,推广军史教育。尹光忠在河南参与地方纪念活动,辅导后辈军人。 郑守勇经营公司,帮助残疾老兵就业,并在体育领域推广残障运动。钟惠玲在广东医院志愿服务,培训年轻护士。杨国跃在陕西学校演讲,传授侦察经验。秦国富在四川农场生活,记录战役回忆录。他们保持联系,参加各地活动,健康状况基本稳定。 四十年来,这些英雄从战场走向社会,生活虽平凡,却始终保持军人本色。和平来之不易,需要后辈继承。战役中涌现的英雄不止这七位,如李海欣追授英雄,但重聚聚焦这些幸存者,突出生命韧性。 英雄重聚的意义在于传承。四十年前他们守边疆,今天他们讲故事,激发新一代担当。英雄不是天生,而是选择的结果。社会需要这样的正能量,保持记忆鲜活。
最初拟定开国上将名单里,原志愿军第9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王建安名列前位,而最后下
【4评论】【3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