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80岁的许世友上将来到济南,他想去祭奠济南战役中牺牲的华野九纵烈士,

如梦菲记 2025-10-15 15:52:58

1985年,80岁的许世友上将来到济南,他想去祭奠济南战役中牺牲的华野九纵烈士,结果在革命烈士公园走了一圈后,他怒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85年夏天,80岁的许世友上将途经济南,他心里惦记着一件事,就是去革命烈士陵园祭拜当年跟着自己打济南的九纵战士们。   出发前他专门给济南军区政委迟浩田打了电话,让帮忙提前安排,迟浩田是九纵出来的老部下,当年还在“济南英雄连”当过指导员,接到老首长的嘱托立刻派人去落实。   可谁也没想到,工作人员在偌大的英雄山烈士陵园里翻了个遍,愣是没找着一座华野九纵的烈士墓。   这个结果让所有人都傻了眼,1948年那场攻城战,九纵作为主力冲在最前面,八天八夜下来牺牲了一千多人,这么多烈士怎么可能凭空消失?   许世友得知消息后心里五味杂陈,他清楚记得那年9月,自己是带着病坐担架指挥的战斗,毛主席点名让他打济南,原以为得打几个月,结果不到九天就拿下来了。   这胜利背后是多少战士用命换来的,现在连个祭拜的地方都找不着,这让他怎么对得起那些牺牲的弟兄,怎么给他们的家人一个交代?   九纵有个铁打的规矩,打仗时绝不丢下一个伤员,绝不忘记一个牺牲的战士,正因为有这个保证,战士们才敢往前冲,知道受伤了有人救,牺牲了有人管。   可现在,这些用命拼下济南城的英雄,居然连个安葬的地方都没人说得清,这让许世友心里堵得慌。   最终老将军决定不在济南停留了,只让迟浩田帮忙给纪念碑献个花圈,临走前反复叮嘱必须把烈士墓找到,三个月后,许世友在南京病逝,济南这趟未完成的祭扫成了他一辈子的遗憾。   老首长的嘱托没人敢忘,迟浩田马上协调远在河北的27军,这支部队就是当年九纵改编的,27军成立了专门的调查小组,机要处长张克勤带着人,联系上济南市民政局,开始了漫长的寻找。   他们先翻军史,发现1948年济南战役时,历城区孙村镇一带设有九纵的后方战地医院,重伤员都往那儿送。   顺着这条线索,调查组花了两个多月,把济南周边一千七百多个零散墓地跑了个遍,最后总算查清楚,九纵烈士大部分埋在济南东郊的大王山和孙村镇西徐马村这些地方。   其中有个叫孙景隆的爆破手,莱阳人,1947年参军,1948年9月16日攻城时牺牲在旧城东南角的气象台附近。   他的名字因为当年家里人不识字报错了,后来烈士证和履历表上又出现了不同写法,一个人的名字竟然有三个版本,这一个字的差错,让他的家人找了将近七十年。   孙景隆牺牲前把参军十八个月领到的全部津贴都交了党费,一共十八张染血的北海币,一分没花过。   他的老指导员彭超把这些钱保存了几十年,直到1987年清明节,孙景隆和另外45位九纵烈士的遗骸一起迁入英雄山烈士陵园,巧的是,陵园南坪二区正好空着46个墓穴,像是早就在等着这些英雄归队。   2017年有媒体报道了孙景隆的事迹,他那个七十多岁的儿子看到后赶紧联系,这才在英雄山找到了父亲的墓。   老人家在济南战役纪念馆里看到那十八张染血的党费,趴在展柜前哭得泣不成声,这么多年的牵挂,终于有了着落。   许世友生前常说,如果连为胜利牺牲的人都记不住,那再大的功劳也立不住,他当了大官进了城,从来没忘过那些跟着自己拼命的小兵,这种记挂不是做做样子,是从战场上就刻进骨子里的情分。   英雄山上的46座墓,济南战役纪念馆里的18张党费,这些东西摆在那儿不是给人参观的展品,是在提醒我们后人,今天的日子是怎么来的,有多少人为此付出了生命。   英雄从来不会真正离开,只要我们还在找,还在记,还在念叨,他们就永远站在我们身后,看着我们把他们用命守下来的家国护好。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孙景隆,济南战役中的第一位插旗手——海报新闻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