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申请稀土使用必须用中文,换个语言、换个文件格式似乎鸡毛蒜皮的小事,其实这是

叁号知识局 2025-10-17 21:12:38

外国人申请稀土使用必须用中文,换个语言、换个文件格式似乎鸡毛蒜皮的小事,其实这是关系到中国全球话语权份量提升的大事,网友大赞:“你们也有今天!”   麻烦看官们右上角点击一下“ 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0月9日,中国商务部发布2025年第61号公告,明确规定出口管制升级,范围从原有的7种稀土元素扩大到12种,新增了钬、铒、铥、镱、铕等中重稀土,并首次将稀土技术、设备及原辅料纳入管制条例。   各国企业打开中国商务部官网,准备像往常一样下载申请文件,以为不过是多填几栏、多盖几章,结果却被一个前所未见的提示拦在门外。   “请使用中文填写,附件仅限WPS格式。”短短一句话,把无数英语母语的世界玩家堵在门外,硬生生抬出一个全新通关密语,你想要稀土?先学中文!   有外企负责人以为是系统出错,一遍遍刷新网页,甚至还想切换语言。   WPS、中文、一次过关,有人这才意识到,规则的天平正在静悄悄地倾斜,这不只是语言问题,这是中国在用最柔和的方式展示最硬核的主权:在我们掌握核心资源的时候,规则不再由别人说了算。   这项新规的背后,是稀土出口范围从7种扩大到12种,中重稀土悉数纳入,更重要的是,技术、设备、乃至稀土相关的原辅料一并受到管控,军事用途原则上不批,那些企图买民用、造军用的小算盘彻底失效。   以前的规则好比马路边摊,谁来都能凑合一下,如今中国把桌子铺平,把碗筷摆正,吃饭可以,但要排队、报名字,还得会说句“谢谢老板”。   很多人以为,中国是为了出口气,让外国企业体验一下过去填英文表格的无奈,可事实是这不是口气,而是口径,是一次毫不遮掩的规则重建。   中文不是情绪,而是精度,在出口审批上,一个技术参数、一段用途说明,如果通过英语再翻译回来,误差就像暗礁,轻则表格打回,重则漏洞被钻。   有企业曾借翻译模糊偷偷把稀土转入军工用途,这一次规则直接用中文锁死,从词汇到格式,不给模糊留空间。   再说WPS格式,它可不只是支持国产软件这么简单,WPS可以嵌入水印、追踪改动、校验证书,从提交到审批,每一页都自带行为记录。   一旦出现买了稀土却不知去向的情况,沿着文档轨迹往回查,谁签字、谁上传,一清二楚。   相比之下,PDF就像一张打印好的纸,改了也看不出痕迹,说白了,国外企业不是被要求换软件,而是被请入了一套中国标准的透明系统。   面对这套规则,美欧第一时间表达不适,白宫发言人疾言厉色,媒体高喊不公平,甚至有评论怒指前所未闻。   可有趣的是,他们骂的是结果,却不敢挑战程序,因为世贸组织专家已经确认,中国这套做法完全符合国际规则,没有语言限制的禁令,也没有格式排斥的条款,你可以说不方便,但不能说不合法。   更尴尬的是,美国自己就是祖师爷,只要产品含1%美国产技术,就敢全球拦人,并堂而皇之称之为国家安全。   如今中国说含0.1%中国稀土也得审批,对方瞬间哑火,这不是学谁,这是用他们熟悉的逻辑告诉他们,规则不是你家的专利。   当然这一切并不是封闭,新能源项目、制造业、民用项目依然可以照常申请,路径没有堵死,只是多了一个前提,尊重规则!要合作可以,但请先看清门上的字,此门通向秩序,不通向投机。   有网友大赞,这一波直接大快人心,他们也有今天!还有网友直呼“太好了”,真是天道好轮回啊。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0 阅读:33
叁号知识局

叁号知识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