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桑尼亚早年挺“傲娇”,力排众议叫停中企巴加莫约港项目,满以为能拉英美日当“新大腿”,结果被现实泼了冷水。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更多优质的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谁能想到,坦桑尼亚当年一句 “不干了”,竟让自己的 “港口梦” 碎得这么彻底。2019 年,坦桑尼亚突然叫停中企承建的巴加莫约港项目,要知道这个项目可不是小工程,总投资超 100 亿美元,建成后能成为东非最大港口,还能带动当地产业园发展,多少国家眼馋这样的合作机会。 可坦桑尼亚当时却格外 “傲娇”,放着送上门的发展机遇不要,非要对外宣称 “项目不符合国家利益”。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背后是觉得能拉到英美日当 “新大腿”,觉得换个合作伙伴能拿到更优厚的条件,毕竟在他们眼里,欧美日的合作似乎 “更有面子”。 当时坦桑尼亚政府信心满满,觉得没了中企,有的是国家抢着合作。他们很快就和英美日企业接触,放出消息说要重启巴加莫约港项目,还憧憬着新合作伙伴能带来更先进的技术、更多的资金,甚至能帮着打通国际市场,把坦桑尼亚打造成东非物流枢纽。 可现实很快就给了坦桑尼亚一记响亮的耳光。英美日企业嘴上说得好听,真到谈实质合作的时候,却开始 “打太极”。先是资金方面,之前中企承诺的全额投资 + 低息贷款,换成欧美企业后,不仅要求坦桑尼亚自己承担一半以上的资金,还附带了高额利息,光利息就让坦桑尼亚难以承受。 技术方面更是让人失望。中企当时为了适配坦桑尼亚的地理环境,专门研发了适合东非海岸的防腐蚀技术,还承诺会培养当地技术人员,让坦桑尼亚掌握港口运营的核心能力。可欧美企业来了之后,要么拿几十年前的旧技术糊弄,要么把核心技术攥得死死的,根本不打算给坦桑尼亚转移技术,说白了就是只想赚钱,不想真心帮坦桑尼亚发展。 更让坦桑尼亚糟心的是项目进度。中企当年已经完成了前期勘探、设计,甚至开始了部分地基工程,按照计划 5 年就能建成投产。可换成英美日企业后,光是谈判就耗了两年,之后又以 “环境评估”“地质复杂” 为由不断拖延,三年过去了,项目连个影子都没见着,反而让坦桑尼亚错过了东非港口发展的黄金期。 反观周边国家,肯尼亚靠着中企建成了蒙巴萨港,货运量三年翻了一倍,带动当地 GDP 增长 1.2 个百分点;埃塞俄比亚也和中企合作建设了物流园区,吸引了大量外资企业入驻。看着邻居们发展得红红火火,坦桑尼亚心里别提多不是滋味了。 这几年坦桑尼亚政府也开始后悔,多次私下接触中企,想重启巴加莫约港项目。可当初是他们主动叫停合作,不仅让中企前期投入打了水漂,还损害了双方的信任,现在想再续前缘,哪有那么容易?至少之前谈好的优惠条件肯定要重新协商,项目进度也得从头再来。 其实说到底,坦桑尼亚当年的 “傲娇”,本质上是对国际合作的认知出了偏差。他们以为欧美日的合作就是 “优质保障”,却忘了合作的核心是 “互利共赢”。中企在海外合作中,一直秉持着平等、务实的态度,不附加政治条件,真心实意为当地谋发展,这才是很多国家愿意和中企合作的原因。 现在巴加莫约港还停留在 “规划阶段”,坦桑尼亚的港口梦不知道还要等多少年。这件事也给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了个醒:选合作伙伴,不能看表面的 “名气”,更要看对方是不是真的能帮自己解决问题,是不是能带来长远的发展利益。盲目 “换大腿”,最终可能只会让自己陷入困境。
近日,网络上流传着一段印度网红在东方大国旅游时的遭遇。他到一家面馆吃面,吃完后
【112评论】【3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