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谎言”被揭穿! 10月22日,乌克兰国家安全与国防事务委员会秘书罗曼·科斯滕科发表声明说:“泽连斯基所谓的3000枚远程导弹的承诺根本就是谎言,这些导弹根本就不存在。” 其实明眼人其实早该看出这更像一张画出来的大饼,毕竟从军工底子到生产现实,没有一样能撑起这个海口。先不说 3000 枚的量产目标有多夸张,单说那款号称射程超 3000 公里的 “火烈鸟” 导弹,从头到尾就透着一股不靠谱的劲儿。 泽连斯基 8 月宣称导弹已成功试射,还说月产能能到 50 枚,年底就能大规模生产,可从 8 月到 10 月这俩月过去,别说量产的影子,连一枚实战部署的都没见着,前线士兵盼星星盼月亮,最后等来的却是自家国安委秘书的 “打脸声明”。 要知道 50 枚的月产能听起来唬人,可真要凑够 3000 枚,就算从 8 月开始满负荷生产,到年底也就能攒出 200 枚出头,连零头都不够,这数学题怕是小学生都能算明白哪里不对。 更讽刺的是,这导弹名字的由来都透着敷衍,说是第一批生产的导弹出了状况变成粉红色,才索性叫 “火烈鸟”,倒更像编不下去的借口。 再看看乌克兰的军工实力,早就不是当年的水平了。冲突这么久,境内的军工工厂要么被炸毁要么被迫搬迁,连基本的零部件供应链都断得七七八八。 之前乌克兰能用上的远程武器,全靠西方接济,比如英国的 “风暴之影”、法国的 “斯卡普”,射程也就 500 公里左右,还是盟友放宽限制后才敢用。 德国 5 月倒是说要和乌克兰联合生产远程导弹,还拨了 50 亿欧元援助,可连承诺的 “金牛座” 导弹都没给,所谓的合作更像画饼,最后只给了 100 万美元用于自主研发,这点钱连导弹的发动机都造不出来。 泽连斯基自己也清楚家底,10 月访美时还巴巴地求特朗普给 “战斧” 导弹,一会儿说对方没明确拒绝,一会儿又说 “很现实”,要是自家真能造 3000 公里的导弹,犯得着这么低三下四求别人吗? 更关键的是,泽连斯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靠 “吹牛” 撑场面了。6 月乌方宣称 “蛛网” 行动摧毁了 34% 的俄远程机队,结果被俄罗斯的辟谣平台直接戳穿,说这就是 “谎言之网”,连视频证据都是拼凑的。 3 月的时候更离谱,刚和俄罗斯达成局部停火不到 24 小时,转头就派无人机炸俄罗斯的能源设施,把自己的承诺当废纸,说白了就是靠制造冲突骗援助。 这次说有远程导弹,本质上和之前的套路一样,无非是想对内稳住前线士兵的士气,对外向西方证明 “乌克兰还有战斗力”,好接着要武器要资金。 毕竟特朗普已经在喊 “停止杀戮”,西方援助也越来越犹豫,不抛出个 “大杀器” 的消息,怎么能让盟友继续掏钱呢? 可谎言终究经不住现实戳穿。科斯滕科作为国安委秘书,手里肯定握着军工生产的真实数据,知道所谓的 “火烈鸟” 要么是只存在于照片里的模型,要么就是试射了一两枚就再也造不出来的样品。 战时生产本就靠稳定的能源和供应链,乌克兰的电力设施时不时就被俄军炸得瘫痪,连居民用电都保障不了,哪来的电力支撑导弹工厂满负荷运转? 更别说制导系统、发动机这些核心部件,乌克兰自己根本造不了,西方又不肯给技术,总不能靠 “粉红色的外壳” 凑出 3000 枚导弹吧。 说白了,泽连斯基当初喊出这个口号时,就没打算真的兑现,不过是拿 “未来武器” 当安慰剂。可前线士兵要的是能打胜仗的真家伙,不是听着热血的空话,乌克兰民众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希望,不是被反复欺骗的失望。 现在科斯滕科把窗户纸捅破,不过是戳穿了这场自导自演的 “武器神话”,毕竟再好听的谎言,也抵不过 “战场上见不到” 的铁事实。
红军城的战局在过去两天里急转直下。俄罗斯军队在激烈的交战后,已成功突破市中心区
【1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