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大国太聪明了:趁着俄罗斯武器滞销,一口气订购20架大飞机 最近一份俄军工

淡墨江南 2025-10-23 16:54:06

东方大国太聪明了:趁着俄罗斯武器滞销,一口气订购20架大飞机 最近一份俄军工文件遭泄露,里头说有个客户计划两年后年前购入二十架伊尔-78MK-90A加油机,这事儿看着是常规的武器采购,实际上没表面那么简单,背后另有门道。 核心就是 “买时间”:一边给咱们自己加油机的产能争取爬坡时间,一边让战略空军快点形成战力。这背后,是咱们从 “追着别人跑” 到 “自己规划节奏” 的从容。 这笔买卖能成得感谢地缘变化,俄乌冲突后,中俄军售的情况变了,俄罗斯日子不好过,武器出口额从2021年的146亿美元,跌到2024年不足10亿,跌了92%,市场份额也少了。 战争消耗大,九成产能要先顾自己,老客户的订单都没法按时交,给印度的S-400拖了18个月,越南潜艇的技术团队也没按时到,埃及、印尼还退了苏-35订单。 刚好有个东南亚客户退了伊尔-78订单,生产线闲着,他们急需现金和大单稳住局面,咱们这边是 “甜蜜的烦恼”:近千架歼-16、歼-10C、歼-20 已经列装,都等着空中加油。 咱们有现金成了抢手买家,谈判时特别有主动权,价格和交货时间都好谈,有人问,咱们的运油-20性能更好,为啥还买? 答案其实是 “等不及了”,现在咱们空军差不多八十架先进战机才配1架加油机,老款轰油6一次只能带十八吨油,根本不够重型战机飞远海,可美国光加油机就有600多架,两边的差距实在太大了。 运油-20性能确实好,能拉90多吨油,但它的平台运-20运输机太抢手,既要当运输机,又要改预警机、电子战机,能改加油机的数量少,不是造不出,是造得慢。 24年咱们手里的运油-20满打满算才8架,所以这20架伊尔-78MK-90A就是 “救火队员”,填国产产能上来前的空白,就像当年歼-20快出来时,咱们还买24架苏-35一样。 选这款机型是因为它 “拿来就能用”,它的加油吊舱和咱们的歼-16、歼-10C兼容,咱们用伊尔-78 系列十多年了,维护经验和后勤体系都在,地勤上手快,成本低。 而且新款换了更省油、推力大的发动机,起落架也结实,能适应简陋跑道,性能够用,这笔采购藏着三重考虑:抓地缘机会,平衡眼前需求和长远目标,选了成本低、见效快的路。 往后这些 “救火队员” 似的加油机,会和批量生产的运油-20凑到一块儿,组成一支空中加油舰队,这步安排既大气又精明,看得出来是下了好棋。

0 阅读:0
淡墨江南

淡墨江南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