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恶劣了!内蒙古,女子发现上初中的女儿精神恍惚,寝食难安,而且不停的问家里要钱,她觉得很不对劲,一打听才得知,女儿竟然多次在学校被同班女同学殴打。女子惊了,跑到学校要求查看监控,这才发现,短短一个月,女儿被殴打了13次,扇耳光、掐脖子、拽头发撞墙,但她一次都没有还手。女子的心在滴血,马上报警。但因为涉事学生未满16岁,没有被拘留,女子不甘心,找学校讨要说法,谁知,学校的态度更让人气愤。 有件关于两个初中女生的事,最后闹到受害者被诊断出 “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这事儿不只是简单的校园冲突。 学校一开始说受害者小郝和施暴者高某 “关系很好”,俩人经常一起吃饭、上下学,可实际根本不是这么回事,高某一直逼着小郝 “只能跟自己玩”,还撕小郝的书本和作业,不让小郝跟其他同学正常来往。 还没出悲剧的时候,小郝其实已经透露出好多求救迹象,以前她是个乖又省心的娃,后来突然变得精神恍惚,没胃口吃饭也不肯上学,但她不敢把被人欺负的事儿说出口,所有恐惧都闷在心里。 可就算这样,最先发现她不对劲的妈妈,还有接到情况反映的班主任,都没找到问题的根源,同学那边也没起到监督作用。 好几个同学都亲眼瞧见高某欺负小郝,甚至还有人专门跟校领导反映了情况,可这些尝试没换来任何有效处理。 最后还是小郝的小姨,发现小郝有一笔600块的异常借款,觉得不对劲,专门去学校打听,才偶然知道了真相,小郝已经被欺负很久了,这场噩梦才算曝光。 学校本来该是保护学生安全的地方,可在这件事里却成了不管事的 “看客”,按相关法律规定,学校得建立防欺凌的机制,发现欺凌要及时制止,还要通知家长,但这所学校的防护措施,根本没发挥作用。 第一就是制度没起作用,有同学好几次反映高某欺负人,可学校领导没采取任何有效办法,防欺凌的制度根本就是个样子。 第二是工作人员没责任心,监控里能看到,5月21号那天,副校长林某路过小郝被打的现场,居然假装没看见,直接走过去了,这事儿就能看出学校管理层根本没把学生的安全当回事。 更过分的是事后处理,小郝家人要求查清楚真相,学校先说 “涉及学生隐私”,不肯给完整监控,直到警察介入才配合,更严重的是,学校没通知小郝家长,自己就判定 “这不算是校园欺凌”。 实际上,高某已经有13次打骂小郝的记录,又是拳打脚踢,又是拽头发撞墙,学校却轻描淡写说成 “肢体冲突”,这不仅是不懂法,更是对受了身心伤害的小郝,造成了二次伤害。 等这事超出校园,走到法律程序这一步,大家本来盼着能有公正结果,警察查清楚了,一个多月里高某一共打了小郝13次,于是给了高某顶格处罚,行政拘留15天,罚款1000块。 这能看出警方的态度很明确,就是要管这件事,可这份看似严厉的处罚,因为高某只有15岁,打了折扣,按法律规定,满14岁但不到16岁的未成年人,就算判了行政拘留,也不用实际执行。 小郝家人本来拒绝了对方5万块的和解请求,就想讨个公道,看到这个结果觉得特别无力,在他们眼里,法律的处罚看着厉害,实际没效果,施暴者根本没付出该有的代价。 最后各方的结局差别特别大:高某虽说被罚款了,可不用拘留,学校里没尽到责的校长、副校长和班主任,也只是被诫勉谈话或者警告。 可受害者小郝永远失去了参加中考的机会,还被诊断出精神分裂症,治好的希望很渺茫,她的家庭也背上了沉重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