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泰国正式宣布了 11月13日,泰国商务部国内贸易厅厅长维塔亚功·马尼内特向媒体表示,《大米贸易费用部级条例(第2号)》自11月7日起正式实施。 维塔亚功·马尼内特这名字听着绕口,但他干的事儿可跟全球米市息息相关!作为泰国国内贸易的“大管家”,他这次推出的新条例,可不是随便走走形式,而是冲着实打实激活大米出口来的。你知道这条例最核心的变化啥不?直接给大米出口“减负”!农民团体、合作社出口大米,直接免交出口许可证费用,这对零散种稻的农户来说简直是天大的好事,本来利润就薄,现在少了一笔开支,出海卖米的积极性肯定能提上来。中小型企业更划算,注册资本1000万泰铢以下的,以前得交5万泰铢许可费,现在硬生生降到1万,直接少交80%;1000-2000万泰铢的企业,也从5万降到3万,这力度真的少见! 说真的,泰国这步棋走得一点儿不意外,完全是被逼出来的!作为全球第二大大米出口国,一半以上的农业人口都靠种稻吃饭,大米出口可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2024年前9月光大米出口就赚了48.43亿美元,同比增长快46% 。可好日子没过多久,最大的竞争对手印度今年9月彻底放开了大米出口限制,之前被禁的精米、碎米全能卖了,全球米价直接被拉低,泰国基准白米价格从年初的669美元/吨跌到现在405美元/吨,创了两年半新低。更头疼的是,印尼2025年可能就不进口大米了,日本市场又被美日新贸易协定挤得厉害,今年前7月泰国对日大米出口已经降了19%,再不自救真要被挤出市场了! 这新条例看着是给企业省钱,本质上是帮泰国大米抢市场份额!2024年前7个月泰国大米出口量本来涨了21.97%,眼看能冲击900万吨的年度目标,结果印度一解禁,全球供应一下子多了起来,越南、巴基斯坦都开始降价抢单。泰国大米本来就因为成本高,价格没优势,现在把出口许可费降下来,就是想让自家大米在国际市场上更便宜,小农户和中小企业也能跟大企业一样参与竞争。你可能不知道,泰国之前为了保证大米品质,对出口的茉莉香米要求特别严,纯度必须不低于92%,还得有原产地认证,这些标准让泰国米口碑好,但也抬升了成本,现在降费就是在平衡品质和价格。 不过我觉得这政策也有隐患,能不能真的救市还不好说!虽然降低了许可费,但泰铢走强的问题没解决,这会直接抬高泰国大米的国际售价,抵消一部分政策红利。而且印度的产能实在太恐怖,占全球大米出口的40%,泰国和越南加起来都比不上,2025年印度大米出口可能达到1700-1800万吨,泰国想保住市场份额难度极大。更关键的是,小农户就算免了许可费,在物流、仓储上还是没优势,能不能真正享受到政策福利,还得看后续有没有配套措施。泰国商务部也说了,2025年可能是艰难的一年,大米出口量可能跌到700-750万吨,这新条例更像是“止血”,而不是“根治”。 其实这事儿也反映出全球粮食市场的残酷,小国想靠单一农产品立足太难了!泰国为了卖大米,不光降费,还跑到中国的东盟博览会、进博会做推广,甚至在抖音、微信上拍视频吸粉,就是想扩大对华出口,毕竟中国是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可2024年泰国对华大米出口还降了15%,核心还是价格没竞争力。反观我们中国,大米进口依赖度不到3%,还有最低收购价政策托底,就算国际米价波动,咱们的“米袋子”也稳得很。 泰国这次的政策调整,是无奈之举也是明智之选,至少展现了保住大米出口产业的决心。但粮食贸易从来都不只是价格的竞争,还涉及到政策、品质、物流等一系列问题,印度的冲击、其他国家的竞争、自身货币的压力,都是泰国要面对的坎。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用户16xxx63
泰国香米值得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