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开战即封门”?你想想,日本正愁手里没牌打,这70万滞留人员就是天然的“

娱妮相约娱乐 2025-11-25 11:17:51

为什么说“开战即封门”?你想想,日本正愁手里没牌打,这70万滞留人员就是天然的“人肉盾牌”。 指望日本开放港口让你撤?那简直是与虎谋皮。 真正的撤侨,早在外交部发布“暂勿前往”的那一刻就已经结束了,剩下的,全是命。 可能有人会说,国际法摆在那,日本总不敢公然扣押平民吧?这种想法未免太天真了。 战争从来都是突破规则的过程,尤其是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所谓的国际法往往会让位于现实利益。 二战时期,日本就曾扣押过大量敌国平民,将他们安置在军工厂周边;两伊战争期间,伊拉克也把外国侨民集中在重要设施附近,以此牵制敌方火力。 历史早就证明,当一方陷入绝境时,道德和规则都可能被抛在一边。 对日本来说,把滞留人员分散到核电站、造船厂这些关键地点,就能极大限制对方的打击行动,这种低成本的牵制手段,他们没理由不用。 更关键的是,开战之后,撤侨需要的客观条件根本不存在。 很多人觉得撤侨就是派军舰过去接人,可他们没考虑过,军舰要怎么抵达日本港口。 中日一旦开战,东海和日本海必然会成为封锁区,水下有水雷,空中有导弹,水面还有各种舰艇巡逻,每一条航线都是死亡线。 就算军舰能突破层层封锁,抵达日本港口也没用——港口作为战略要地,开战第一天就会被日本军方接管,民用码头要么关闭,要么改作军用,根本不可能让敌方军舰停靠。 退一步说,就算能找到停靠的地方,登船过程也会暴露在岸防火力之下,军舰和人员都可能成为活靶子。 这时候肯定有人要问,国家强大了,难道不该保护每一个公民吗?这种心情能理解,但保护从来都不是无条件的,更不是凭空实现的。 国家的保护需要提前布局,需要公民的配合,而不是等灾难发生了再临时抱佛脚。 其实国家早就建立了一套成熟的风险预警机制,那些被很多人忽略的提醒,就是最实在的保护信号。 就像去年哥伦比亚北桑坦德省武装冲突升级时,外交部第一时间就发布了“暂勿前往”的提醒,让当地公民尽快撤离;今年以色列和伊朗停火后,局势还没完全稳定,类似的预警也及时发了出去。 这些预警不是随便写写的官样文章,每一个字背后都是情报部门对局势的精准判断,是给公民留出的最后撤离时间。 可总有一些人觉得这些提醒是“小题大做”,要么是舍不得当地的高薪工作,要么是抱着“仗打不起来”的侥幸心理,非要留在危险区。 他们不知道,一旦开战,自己的身份就会立刻改变,从普通的外国公民变成“敌国平民”,失去正常的法律保护。 日本为了自保,会立刻对这些人进行登记管控,甚至集中安置在关键设施周边,到那时候再想离开,可就真的没机会了。 有人把这种侥幸心理归结为对国家实力的信任,觉得不管怎么样,国家都会想办法救人。 可他们混淆了“有能力救”和“有条件救”的区别。 解放军有足够的实力突破封锁,但这种突破需要付出巨大代价,可能要牺牲整支舰队和大量官兵。 战争的核心目标是摧毁对方的战争潜力,保存自己的有生力量,不可能为了营救那些无视预警的人,去承担葬送整个战略部署的风险。 就像消防员不会为了冲进已经爆炸的火场,去救一个无视撤离通知的人,不是不想救,是不能以更大的牺牲为代价去救。

0 阅读:63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46

用户10xxx46

2
2025-11-25 11:33

点赞👍点赞👍

娱妮相约娱乐

娱妮相约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