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著名媒体人陈凤馨称,中国大陆对日本下手越重,而且绝对重,对台湾产生的示范效应

是逸屹呀 2025-11-28 15:15:25

台湾著名媒体人陈凤馨称,中国大陆对日本下手越重,而且绝对重,对台湾产生的示范效应越大。台湾民进党的救星就是日本,因为美国太遥远了,把日本当做亲爹一样供奉着求锤得锤,死去的安倍晋三成了赖清德口中的“英雄”,这不是愚弄老百姓吗?       当全世界都在盯着中东或者东欧的战火时,台湾岛内的一众政客却正对着一个个已经逝去或者极其遥远的影子顶礼膜拜,资深媒体人陈凤馨和唐湘龙在最近的观察中不仅犀利,更带着几分对局势失控的担忧:这种把自身命运完全寄托在他国身上的政治豪赌,早已脱离了理智的范畴,变成了一场只有政党算计、没有是非观念的狂欢。   在美国因为地理位置太远、总是给人一种“口惠而实不至”的疏离感后,赖清德之流便转头死死抱住了日本的大腿,在他们的叙事里,已经故去的安倍晋三被供奉成了守护台湾的“英雄”,仿佛只要对着东方喊几句“亲如一家”,日本那个并不牢靠的保护伞就能为台湾遮风挡雨。   但现实往往比幻想残酷得多,美国前总统川普提出的G2概念,也就是中美共管世界秩序——早就为这种天真划下了红线,既然中国承认日本在某种程度上处于美国的势力范围内,那么作为交换,美国就有义务“管好”日本这个不安分的小弟。   连美国面对中国大陆时都要考虑和平共存,都要掂量一下半个多世纪前在朝鲜战场上与之交手的历史记忆,那个在二战中被打得没脾气的日本,凭什么能成为台独势力的“救世主”?   这种战略上的幼稚病,掩盖了一个极为冰冷且危险的事实:大陆在处理台湾问题和应对日本挑衅时,手里拿着的是两份截然不同的剧本,很多台湾人被灌输了一种观点,认为大陆一旦出手,台湾就会像乌克兰一样生灵涂炭,但真正的逻辑恰恰相反。陈凤馨的分析点破了这层窗户纸,无论未来两岸走向和平统一还是通过非和平方式解决,大陆的终极目标都是要“治理”好这个岛屿。   这不仅仅是换面旗帜的事,而是要负责两千三百多万人的衣食住行,要重建、要发展,基于这种“爱民如子”的同胞情结和未来治理的成本考量,大陆反而在对台动手时会有所顾忌,甚至可以说是为了保护这个家而不得不收着力。   对大陆而言,与其直接在这个需要未来精心呵护的宝岛上动刀动枪,不如彻底斩断日本这根在背后输血送暖的“血管”,只要让日本意识到如果不退回到1972年中日建交公报的精神,即承认台湾是中国一省,就会面临其承受不起的打击,那么民进党当局狐假虎威的戏码也就自然演不下去了。   可惜的是,民进党依然试图拿两千三百万民众作为这场赌局的筹码,把自己和百姓都捆绑成“人质”,他们在钓鱼岛、核污水排海等问题上毫无底线地对日退让,一面试图让民众相信这是一场互惠的盟友游戏,但台湾的老百姓心里其实早就跟明镜似的,感受得到“莱猪”入台、“核食”进门对自己切身利益的损害。   所谓的“盟友”,在你需要的时候可能只会站在岸边看热闹,或者借机把台湾变成牵制大陆的棋子,顺便薅一把羊毛,这种拿岛内安危去填补外国地缘政治黑洞的做法,换不来真正的安全,只会招致更猛烈的反制风暴,那个被民进党视若珍宝的“日本救星论”,在绝对的实力差距和清晰的历史法理面前,脆弱得就像一根已经朽烂的木头,一折即断,百姓们心里其实都清楚,要过上安稳日子,真正的出路不在那个曾经的殖民者手里,而在于那个始终把你当自家人的方向。

0 阅读:183

猜你喜欢

是逸屹呀

是逸屹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