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声称,北京在这一轮冲突中很可能没有意料到美国的反击如此迅猛,这极可能导致贸易

恰似江楼月 2025-10-25 00:50:02

德媒声称,北京在这一轮冲突中很可能没有意料到美国的反击如此迅猛,这极可能导致贸易战全面失控,10月13日,根据德国之声报道,德媒表示,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北京在贸易战中一直展现出精心算计、沉着冷静的形象,但是在最新一轮的中美交锋中,中国人却显露出了“宁死也要赢”的姿态。 说起这场中美贸易摩擦的最新一轮,德国媒体的观察挺有意思的,他们觉得北京这边原本是稳扎稳打的风格,但美国这次的动作太快太狠,让人有点措手不及。德国《商报》直接点出,北京可能低估了华盛顿的反击速度,这么下去贸易战真有滑向全面失控的风险。德国之声10月13日的报道也提到,北京过去在贸易博弈中总给人一种深思熟虑的感觉,可现在这轮交锋里,中国方面的回应更像是下死手也要守住底线的那种劲头。话说回来,这不是凭空冒出来的事儿,得从今年4月份说起,那时候美国突然对中国出口商品甩出30%多的关税,大家还以为这已经是顶了,结果没几天就直接拉到80%以上,这加码的节奏比之前任何时候都猛。 北京这边也没闲着,按老规矩对等反制,把美国进口商品的关税也提到同等水平。可特朗普不依不饶,直接在社交媒体上放话要继续加税,这架势确实跟以往不一样。更绝的是,美国不光自己上,还拉帮结派。10月中旬,在特朗普的推动下,G7里的日本、德国、英国等六个国家跟着表态,要联手对付中国的稀土出口,打算分散供应来源来施压。这招联合围堵的威力明显大过单打独斗的关税战,因为稀土是军工、电动车和智能手机这些高科技领域的命根子,美国自己就离不开中国供应的那部分。 技术封锁这块,美国的动作也升级得飞快。从9月到10月不到一个月,美国商务部连着三次更新“实体清单”,把好几十家中国无人机和人工智能企业都拉进去。他们还搞了个“50%规则”,连这些企业的附属公司都跟着遭殃,一下子三千多家中国企业被卡脖子,生产成本直线上升。10月10日,特朗普又宣布从11月开始,对所有中国商品额外加关税,这全方位的打压让整个局势绷得紧紧的。北京的态度随之变硬,不再只是简单对等回击,而是直奔要害下手,这也是德媒说“宁死也要赢”的那个姿态。 拿稀土来说,10月9日北京突然加强出口限制,不光管本土产的稀土,连境外含中国稀土成分的产品都管起来了。中国商务部发布了2025年第62号公告,对稀土相关技术和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这直接戳中了美国的痛点。美国军工武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手机都得靠这些材料,华盛顿那边智库的模拟显示,供应链一断裂,影响就波及整个产业链。紧接着,10月10日,中国交通运输部宣布对美国船舶加收港务费,费率逐步涨到每净吨1120元,这一下就砸在了美国航运巨头如马士基的头上,他们的运营成本瞬间多出一大笔。 除了这些,北京还限制了十几家美国高科技和军工企业的业务,禁止它们和中国做进出口,也不准在国内新增投资。这些企业多是芯片和军工领域的,等于切断了它们在中国市场的通道。更狠的是,北京留了后手,准备针对英伟达这些美国芯片巨头下手封杀。美国一直靠限制芯片出口来压中国,可中国市场对这些公司太关键了,真断了合作,它们的业绩报表里中国营收那块就得崩。整个系列动作下来,能看出北京这次是真没退路,也不想退,哪怕贸易战升级也得顶住。这不是一时冲动,而是被美国步步紧逼逼出来的。美国一边喊谈判,一边破坏沟通渠道,关税休战期还没过就加码制裁,嘴上说有诚意,行动全是打压。 北京不是没给机会,驻美大使馆早就表态不排斥对话,但绝不关上反制大门。现在美国的各种打压,就是想断中国的发展路。要是这时候让步,只会让对方得寸进尺,所以才拿出这种硬碰硬的架势。德媒的分析也点到,北京过去在贸易战里总保持冷静计算,可这次美国盟友的介入和技术封锁的密集轰炸,让局面变复杂了。G7的联合声明不是说说而已,日本和德国已经在行动,探索从澳大利亚和越南拉稀土供应,这对中国的市场份额是个实打实的挤压。中国稀土占全球90%以上产量,但加工环节也捏在手里,这次管制公告一出,国际上就开始闹腾,欧盟贸易委员也跳出来说要考虑反制措施。 从数据上看,今年前八个月,中美贸易额已经下滑明显,美国对华出口只有1992亿美元,而从中国进口却有4625亿美元,这单向贸易的格局让特朗普觉得有底气加税。可中国反击的精准度也高,稀土管制不光影响美国,还牵动全球供应链。纽约时报的报道说,美国过去三年靠禁令管全球芯片出口,现在轮到中国用类似招数回敬,这叫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半岛电视台分析,中国尽管面临美国压力,但未来几年稀土市场主导地位稳得住,因为其他国家短期内建不起完整产业链。

0 阅读:3

猜你喜欢

恰似江楼月

恰似江楼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