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外要把液体装进减速带里?汽车碾压过,神奇的现象发生了

小妹说车 2024-04-16 15:20:42

减速带对司机来说也许是一种阻碍,但是对于行人而言却是安全的保障。

减速带最早出现在70年代,由辽宁鞍山鞍钢矿山的一名工人发明的,主要是为了给拉矿石的卡车减速停车用。如今最常见的减速带是黑黄色拼接,中间凸起两侧有坡度的样式。

但你见过这样黑科技的减速带吗?

它遇强则强,遇弱则弱。常态下像液体一样柔软,车辆减速通过时就像走在棉花上一样。但是当车辆加速通行时,原本柔软的减速带就会立刻变硬,车辆通过就像压过了一块坚硬的石头,对车轮和底盘造成了影响。

那这种液体减速带是什么原理呢?

这款液体减速带是由西班牙Badennova公司发明的,名叫BIV。外观看上去平平无奇,和普通减速带没什么区别,但是内部却被填满了非牛顿流体。

这是一种不满足牛顿粘性定律的液体,常态下的流动性很强,但是当施加外力时却又变得坚不可摧。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人体上的淋巴液以及细胞质那种半流体都属于非牛顿流体。

将这样的流体装进减速带中,可以根据车辆的行驶速度表现出不同的反应。当车辆没有减速直接通过时,减速带内部的非牛顿流体就会受到压力,并将其均匀地传递到每一个分子颗粒上。强大的分子间的作用力,会对打击物体施加一个反作用力。

而当车辆减速通过时,非牛顿流体就会失去压力。此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会消失并散开,表现出一种像融化一样的变软液体。从根本上解决了减速通行的问题,同时又保护了车轮及底盘。

别看国外的减速带这么高科技,2023年5月,福建漳州投用了首条“智能升降减速带”。同样,它也是黑黄拼接的颜色,但是材质却从橡胶换成了钢材,上面还自带两排闪光灯。

车辆如果在不超速的状态下通行,到达减速带前的感应区后,上面的两排灯就会自动变为绿色。同时减速带下降与地面齐平,车辆通行就像在平地上一样毫无阻碍。

然而当车速过快通行时,上面的两排灯便会变成黄色。提醒司机要减速慢行,同时还会产生一个颠簸感。

市面上的减速带都是凸起的,为什么不能直接在地面上挖一个凹槽呢?我们不妨来看一段3D模拟画面。

这条公路中间横跨了一条巨大的凹槽,第一位选手加速冲过,瞬间前车盖撞向了凹槽边,车辆直接弹起来在原地开始转圈。

紧接着第二位选手上场,虽然平稳的开了过去,但是冲过去后还是踉跄了一下。

随后是第三位选手,跟第一位的结果很像,甚至还冲出去了几十米才开始打转。看来凹槽式的减速带杀伤力更强。

0 阅读:40

小妹说车

简介:小妹说车一起来说说汽车的保养及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