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中国“托孤”?788件埃及文物抵达上海,几乎把国家博物馆搬空

名城的雨 2024-06-20 05:34:52

古埃及文明这是准备集体来华过暑假?

就在前几天,埃及打算把他们的老宝贝们都带来上海遛弯,短短三周就把足足788件宝物运送过来,都快要把国家博物馆整空了。

看着埃及费尽心思地一个劲往里装,网友们就开始吃瓜了:埃及这是打算跟谁干架,要我国“托孤”吗?

谁闲着没事会把自个家里搬空呢?埃及真的要战乱了吗?

大埃及文物悄悄降临

2024年6月16日,天都还没亮呢,一架从埃及开罗飞来的货机就悄悄降落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

相信咱们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个货舱里可是装着788件埃及宝贝古物,光由上海博物馆请过来就要累死。

别看它们只是一堆破烂石头木头,可它们可都活过几千年了,简直可以说是埃及的大家长级别的人物。

这次老古董们这是要集体在我们的大魔都露一手,给本地人展示一下他们的家乡风情,让我们这个文化古国也感受感受文化洗礼。

咱先说说这批国宝的阵容吧,那可真不是盖的:从公元前3000年的古王国时期一直到公元500年我们的兵马俑出土的时代,这可是横跨5000年的埃及文物,都是写在人家的史册上的大家伙们啊。

就看这个吧,重2吨、高2.4米的麦仑普塔石像,也是最难运送的古董之一,仅仅是看看图片就让人有点“巨物恐惧症”了。

而这个据说是世界第一巨无霸的大尸体——图坦卡蒙,至今保存得仍然是结结实实,盖棺材的黄金面具那都是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存在,就算是放倒来看也是视觉冲击十足。

我们的上海博物馆为了接待这帮重量级嘉宾,可也是出了大血本啊:先是启用了3个总面积达3000平方米的特展厅,然后还要运用高科技VR等种黑科技,非要让这些把老宝贝们好好给我们展示展示。

为了让这些老祖宗们安全落地,上博可是提前一年多就开始忙活了:又是成立专家联合工作组提前去埃及考察,又是组织足足21天的文物点交。

据说所有文物一共装了90个板条箱,光是文物点交报告就放了满满一大箱子,这简直是上博第一次在非洲国家开展这么复杂繁琐的工作。

细心的照顾,十足的尊重

大家可别以为这只是一场小小的文物展,这对上博来说可是一次实打实的大项目,中埃两国特派专业古董维护人员亲自指导,这才保证了这群老宝贝们的安全落地。

为了保驾护航,两国政府还开辟了一条从开罗通往上海的绿色通道,从6月15日当晚就有一车又一车的文物在警车护送下开往机场,第二天凌晨2点半才打起飞的道儿。

对这些宝贝文物来说任何一次磕着碰着都不是儿戏,这才有了国内外专业机构全程紧盯,飞机一落地就有几十号人马在场等着接应。

最讲究的还是那些大块头们,得先把它们拆开了才能一箱一箱地摆放在防震垫上,装箱运输;而这些小家伙们也得一件件包裹缓冲材料,分门别类装箱,讲究得那是不要不要的。

要干好这些工作,那可必须得非常细心才行,搞得我们的工作人员们筋疲力尽,一干就是一个多月。

好不容易把文物们安全运送到上海博物馆以后,负责人又发话了,这次布展是严格按照国际级规范操作的,从卸箱到最后展陈可全程都有录像监控的,必须保证没有一点闪失,这才刚到布展最重要的环节。

就这么说吧,就算已经将文物摆放到展柜里了,也得位置固定不差一分一毫,连展厅里的温湿度和光照强度都会24小时不间断地监控调整。

有网友吐槽说,我们对自己国家自己的文物都没有这么亲吧!但这也反映了我们国家有多尊重这些远道而来的埃及文明宝物。

躲避战乱?其实并非“托孤”

虽然说天天都忙前忙后吧,但看着国宝们在展厅里安家完毕之后,馆长褚晓波终于松了一口气,他自豪地讲“这是中国文博实力获得国际认可的最好印证”。

也有网友对这个迹象一直反复猜测:埃及这是不是要有啥大动作,才把这些宝贵的文物费尽心思地运送到我国?

众多网友都认为埃及这是要发生战乱了,要和以色列碰一碰了,才把宝贝们运送到我们国家进行临时保管,就像2011年的叙利亚一样。

那时候,叙利亚内战爆发,国家的宝物们面临着被摧毁的危险,他们的政府才决定把一些文物“临时寄放”在中国。

但是已经有消息证明了,埃及这次的行动纯粹只是友好交流,并没有什么“托孤”的意思,目前埃及国内一切完好,没有一丁点要有战乱的迹象。

据说这次埃及国宝们倾巢出动,还仅仅只在我国进行展览,展览后可是都要马上送回本国重新供起来的。

从中我们能看出网友们猜测的战乱可能并不符实,因为这样的展览行为好像“埃及古董特种兵极限游”一样,来得快去得快。

但这可以说是个记号,它告诉我们中国已经在文物保护领域获得了世界级的影响力,文物管理水平达到世界一流水准,将为保护世界文明遗产贡献绵薄之力。

照这个劲儿啊,整个上海都被点燃了,除了上博自己策划的一系列陪衬活动以外,就连各大航空公司也来加把劲,提供了各种游客贴心出游服务。

这么看来,这次古埃及文明大展已经不仅仅是一场普通的艺术展出,更是一场全球瞩目的文化盛宴,它必将对世界文化的大交融大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笔者认为

在这个全球化时代,文明理应互鉴而不是对立。

让我们共同祝愿这样文化交流共赏的盛会能够更多更广泛地举办在各国之间,产生属于现代的独特文明色彩。

参考信息:来自于2024-06-18 15:15的报道

参考信息:来自于新浪财经2024-06-17 15:30的报道

参考信息:来自于上海市政府官方网站2024-05-21的报道

文|Lewell

0 阅读:10
评论列表
  • 2024-06-20 11:43

    [并不简单][得瑟]如果 运去了英国,就别想要回来了。

名城的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