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影:闯入网大的“二线”演员,该如何破局?

唐泪 2024-03-10 16:18:26

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二线”演员这个词,可能略有些让人不舒服。

但它是个实情。

甚至这个形容,已经很含蓄。

而“网大”,指的当然就是网络电影,大略意味着低成本、小角色,甚至绝大多数是粗制滥造和一塌糊涂。

亮眼之作极少。

这条路该如何破局?

先看第一个问题。

有哪些演员,会选择投身网络大电影?

素人、没有出路的新演员,以及“二线”及其下的演员阵营。

前者很容易理解,在这个竞争激烈且过剩的年代,没有哪一行轻松,可略过不提,而后者,转眼就被后浪“冲垮”在沙滩上,这就叫“二线”。

这个所谓“二线”,就囊括了诸多动作演员,比如谢苗、吴樾、释行宇、张晋和安志杰等等,此外,也开始出现了任达华、吴镇宇、林雪和尹子维等演员的身影,而在可以眼见的未来,这个群体或仍将继续扩大。

原因很简单。

当前去无路,要么退休,要么走入偏僻小径。

但这些人也算是折腾许久了,却似乎并不能看见什么前途。

即便谢苗凭着《目中无人》,斩获了一定程度的口碑和好评,也获邀参演了警匪动作大片《怒火漫延》,但距离独当一面,仍有长路要走。

这就是现实,一如人生。

话到此处,又或会延及港影巨头。

曾经人才济济的香港影坛,当下竟只有郭富城、梁朝伟、刘德华、甄子丹和古天乐五人,能够有单核撑起一部电影的能力了。

或有人会说,刘青云、张家辉和谢霆锋这些演员也可以。

但简单探究一下商业票房表现即知,张家辉只有与古天乐搭档的《使徒行者》系列尚算不错,刘青云则只有一部在“片荒期”上映的《神探大战》,破了七亿,谢霆锋更是缺位电影多年,除了一部与甄子丹携手的《怒火·重案》,再无它例。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商业票房对于演员的重要性。

换句话说,更好的票房表现,意味着投资方和院线的信心,以及观众的兴趣。

当然,对于票房的评判,要结合题材、投资规模、档期选择、宣发力度,乃及主创阵容和电影品质等要素,不可用“一刀切”的方式,去单独比较数据,那没有任何意义。

而话说回来。

当一个演员,几乎彻底地失去了,商业票房上的号召力,而又年岁不高,或者不愿意退休,那么无论过去怎么样,要么彻底沦为配角,要么就或将步入网络大电影的世界。

当然,巨头演员不会有这个忧虑。

拿香港影坛来讲。

当资源逐日匮乏,那些无以为继的演员们,有很多人,连配戏的机会都很难再找到,那么转向就是一场理所当然。

不过认真说起来,王晶和甄子丹也早就探索过网络电影的领域。

比如之前的《肥龙过江》、《倚天屠龙记之圣火雄风》、《天龙八部之乔峰》,还有什么《孙悟空大战盘丝洞》、《奇门密探》、《老板娘》、《老板娘2:无间潜行》等等,不少稀奇古怪的名字和题材。

而其他人的作品包括有《东北警察故事2》、《缉恶》、《长安诡事传》、《破战》、《裂战》等等,不一而足。

这是随手而列。

但真的很难谈什么品质。

看过这么一个数据,经过十年发展,网络电影的分账票房,超过了150亿。

这似乎挺不错,也有诸如《硬汉枪神》和《目中无人》这样口碑较佳的作品,但若论综合品质,仍然有待提高。

比如,有几部网络电影,当真可看?

所谓破局。

每个人或都应记住,好作品,才是唯一出路。

然好作品何来?

在演员的角度,需要耐得住寂寞,不懈打磨演技,并真正蜕变,要做到让电影好看,也让观众记得住自己。

这或许不但与能力有关,也关乎态度。

不过不只是个人的天赋和努力不可缺,甚至也与整个行业的人才流动和发展态势,息息相关。

也是一场知易行难。

1 阅读:1955
评论列表
  • 2024-03-12 18:18

    有戏拍就不错了,好过天天跑综艺,多拍些把演技提上去,

  • 2024-03-12 10:44

    你就说谢苗吧

    布和世遗 回复: 唐泪
    安志杰也不错,还有这几年杨杏走疯批美人的路子有点意思,之前杨杏和安志杰还有过对手戏。
    唐泪 回复:
    谢苗算好的,其他人真的一塌糊涂。
  • 117 2
    2024-03-11 08:20

    除了郭泪爹,没一个能打的

  • 2024-03-11 03:10

    [滑稽笑]起点就那么大,投资人说了算

唐泪

简介:电影,人物,思想,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