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包益生菌粉里究竟有多少菌种和活菌?有些人为此操碎了心

科技焦点不散光 2024-06-03 12:37:09

益生菌越来越火,从宝宝的餐桌到社畜的办公桌上,各色益生菌产品让人眼花缭乱。但很多人对益生菌其实没什么概念,基本靠“盲选”。

在这情况下,商家为了提高自家产品被pick的可能性,自然也就使劲贴标签——贴最容易被感知的标签——市面上的益生菌产品,不管是胶囊片剂,甚至是网红酸奶,无不争相标注“添加N种益生菌”,或“益生菌总数高达成百上千亿”,这就进一步加重了消费者的刻板印象:似乎益生菌数字越大就越好。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什么是好的“菌队”?多菌种协同联合作战

益生菌好比是守护健康的士兵,能与肠道中的“原住民”一同保护消化系统的和谐稳定,对人体健康有积极影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益生菌指的是“当摄入足够数量时,能够对宿主的健康产生有益影响的活的微生物”。

这意味着,某个微生物想要加入益生菌大部队,得符合三个条件:

其一,数量足够——一百个士兵和一亿个士兵上战场,你也知道谁能赢。

其二,有益生效果——同一个微生物家族有成千上万种成员,要经过研究人员的一一打分筛选,才能找到出类拔萃的那个。

其三,还得是活的——挂掉的菌自然没什么输出,保持鲜活的菌才能够更好地抵御消化道中胃酸、胆盐等严苛环境,抵达肠道里的目标位点,也有更多的几率在肠道黏膜表面占据一席之地,持久“作战”。

另外,多兵种配合作战比单兵种上阵更强大,不同益生菌搭配能带来更多样化的肠道菌群生态。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益生菌产品除了强调总菌数,还会强调自己的益生菌种类。但问题是,这些菌种实际上是否添加?各自加了多少?这不仅对消费者来说就像“开盲盒”,对整个益生菌行业来说也是难题。

要说检测方法也不是没有,比如传统的培养计数法、荧光显微镜法、或者PCR(聚合酶链反应)法等。但它们各自有难以克服的短板。

培养计数法最为经典,它是把益生菌样品稀释后涂抹在培养基表面培养,一段时间后,清点出这些菌落的数量就能大致算出总活菌数。但复合益生菌中许多菌种的菌落长得都类似,别说检测人员的肉眼,就连AI也很难区分谁是谁。

定量PCR法(qPCR)可以区分不同菌种及其比例,它通过益生菌的唯一身份标签——DNA序列来区分菌种。但细菌死后同样会释放出DNA序列,很难区分“死活”。

健康“菌队”背后,有一群“军师”坐镇

近期,行业中有一群科研人员迎难而上,“韩信点兵”般突破了复合益生菌的活菌计数难题。

汤臣倍健和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共同牵头,集结了丹尼斯克(中国)、蒙牛、科拓生物等业内领先企业,一同开展复合菌剂中单菌种活菌检测方法系列研究——PMA-qPCR。

由于益生菌种类繁多,想精准鉴定,就得先找到对应标记物,并排除其他菌种的计数干扰。汤臣倍健微生态研发中心主任迮晓雷介绍,首轮研究从鉴定鼠李糖乳杆菌入手,取得至少35种样品,以及80多种其他微生物的实物材料,还收集超过400条已知微生物的全基因组数据,对标记物进行全面筛选,再通过采用PMA结合qPCR技术,实现准确计数。

这种创新检测技术让复合益生菌验明具体菌种是否添加、高效测定活菌数量成为可能。相关研究首轮成果论文发表在权威期刊《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并获得相关专利。更多常见菌种鉴定也同步在开展,系列标准的完善有望为产品质量评价提供丰富依据。

在科学营养战略下,汤臣倍健八年来持续布局益生菌全产业链,不断探索前沿技术创新,未来挑选益生菌时,或许只需看有无检测认证,就“心里有数”了。

(来源:果壳)

参考文献:

1. FAO/WHO. Report on Joint FAO/WHO Expert Consultation on Evaluation of Health and Nutritional Properties of Probiotics in Food Including Powder Milk with Live Lactic Acid Bacteria. 2001

2. Kechagia M, Basoulis D, Konstantopoulou S, Dimitriadi D, Gyftopoulou K, Skarmoutsou N, Fakiri EM. Health benefits of probiotics: a review. ISRN Nutr. 2013

3. Timmerman HM, Koning CJ, Mulder L, Rombouts FM, Beynen AC. Monostrain, multistrain and multispecies probiotics--A comparison of functionality and efficacy. Int J Food Microbiol. 2004 Nov 15;96(3):219-33.

4. Zeng D, Chen Z, Jiang Y, Xue F, Li B. Advances and Challenges in Viability Detection of Foodborne Pathogens. Front Microbiol. 2016 Nov 22;7:1833.

5. Guo L, Ze X, Feng H, Liu Y, Ge Y, Zhao X, Song C, Jiao Y, Liu J, Mu S and Yao S (2024) Identific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viable Lacticaseibacillus rhamnosus in probiotics using validated PMA-qPCR method. Front. Microbiol. 15:1341884. doi: 10.3389/fmicb.2024.1341884

0 阅读:15

科技焦点不散光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